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2021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于 9 月 2 日至 7 日在北京举办。今年的 服贸会把握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 全球热点趋势,主题为“数字开启未来, 服务促进发展”。
作为中国纺织行业的“ 百年老店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大生集 团”)在推动数字化管理中锐意进取,早 在 2013 年,就建成国内首个数字化、自 动化纺纱车间;今年第4季度,将建成全 国第一个智慧化纺纱工厂。
今年服贸会期间,大生集团董事长 漆颖斌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近年来,大生集团在智能制造模 式下,在成本管控中大力推行作业成本 法,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分配企业资源,启 动平衡计分卡方式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 借力数字化和数字财务赋能企业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根本改变 就是将“现实的万物”和“虚拟的互联网” 整合在一起,使企业能够实时、准确地获 得更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推动精细化 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
漆颖斌认为,企业数字化给财务管 理带来两个变化:一是随着个性化客户 需求逐渐成为企业设计和生产产品或服 务的起点,个性化定制模式对成本控制 和产品定价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对绿 色、创新、自动化技术的追求,加大企业 在生产设备、技术研发、控制系统方面的 投入。这些都给智能时代的精益财务管 理带来新的挑战。
通过大生集团近年来的实践,漆颖 斌体会到,智能制造模式作为共性技术 和关联纽带,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 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 融合,能够促使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 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革命 性变革。制造企业的关注点由简单的 工业产品转向“产品+服务”或者“产 品+服务+体验”。 工业大数据规模指 数级增长,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 字镜像等技术,工业服务的对象范围被 有效拓展。
“实施智能制造战略,更加重视基础 管理、标准化、集成应用。”漆颖斌表示, 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数字技术改造产品 成本系统,强化管理会计作用。个性化、 小批量定制订单的出现,要求成本核算 必须更精细,支持定价决策,支持多维度 价值分析。通过互联网抓取外部数据, 优化定额库,及时更新目标成本;通过物 联网实现成本的准确归集、追溯,减少分 摊比例,推动成本更加精益;内部市场化 落实责任中心会计,让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和精准。
大生集团在智能制造模式下,在成 本管控中大力推行作业成本法,按资源 动因分配到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 到产品。分配到作业的资源构成该作业 的成本要素,多个成本要素构成作业成 本池,多个作业构成作业中心。这使得 成本核算更精细、准确,成本归集和分配 必须细化到每一个客户、每一订单,为每 一订单的定价提供决策依据。精细化的 成本管控使会计从事后的记录走向事前 交易的核准,定价决策和成本核算成为 管理会计的核心功能。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 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 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在智能制造模式 下,大生集团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利 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 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 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大生集团启动平衡计分卡方式建立 绩效管理体系,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各事业部、子公司及各职能部室的工作 业绩,确保集团公司企业战略、目标的达 成和相关制度、细则的有效实施。
此外,大生集团用高质量会计全方 位防范企业风险,需要从企业风险的内 容特征着手,提出合理的风险预测及控 制措施,协助企业完善经济运行中管理 漏洞,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优化 全面预算管理,确保资金链安全;提高会 计信息质量,健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内 部控制机制,增加抵抗风险能力;增强防 范风险意识,提高会计综合素质。
将低碳理念付诸生产实践
减碳话题成为今年服贸会的焦点, 横跨工商界、金融界、能源、交通、建筑、
纺织等多个领域。
漆颖斌表示,近年来,大生集团已经 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并将低碳理 念付诸生产实践,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瞄准“ 科技、时 尚、绿色 ”发展 目标作为企业定位,加 大技术研发创新,探索节能、减排、高 效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并积极引 导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共同为应对气候变 化挑战而行动。
大生集团在碳减排方面先行一步, 围绕着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生产、 循环发展的全产业链绿色制造体系正在 形成。同时,正在科学系统地规划企业 碳减排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把绿色可持 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公司工作中的每一个 环节。
在原料采购上,大生集团积极宣传 低碳产品采购政策,坚持进行 Canopy、 FSC等审核认证,打造全透明供应链;在 生产过程中,应用创新技术,优化工艺流 程,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广先进节 能技术,提高能效,实现技术节能;在产 业链合作上,继续推动各环节的沟通协 作,构建绿色可持续纺织产业链;在厂房 建设方面,全面采用保暖效果好的建筑 材料,全面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
漆颖斌透露,全国第一个智慧化纺 纱工厂今年第四季度建成后,将利用 5G、物联网、绿色环保和智能系统,进 一步加强生产系统集成,通过在线工艺 和质量监控、自动输送包装、智能仓储、 智能管理等方面的运用,实现信息化与 产品市场的深度融合。工厂还要实现 纺织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监控和 智能化管理,万锭用工人数将降低到 10 人以内。
在智慧化纺纱工厂建设过程中,为 优化生态环境,大生集团聘请专业的环 境工程师团队,多方位评估各环节对于
生态环境与能源消耗的影响。为提升能
源利用效率,建立了厂区智慧能源管理
系统,工厂各环节均采取了节能措施,生
产产品能降低向客户的供应链碳足迹输
出,全面实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智慧
生产。
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大生集团一直专注于高档纤维素纤
维产品领域,是中国高档纤维素纤维精
品生产基地。
漆颖斌介绍,近年来,大生集团准确
把握品牌客户对可持续、绿色环保纤维
需求不断增长的契机,挖掘自身优势,以
绿色、环保、节能为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扩大天丝、天枢等高毛利产品的产量和
环保粘胶等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力度,形
成了可持续发展纤维为引领的产品体
系,基本实现产品结构提档升级的战略
目标。
大生集团重视品牌建设,以品牌提
升价值、带动销售,不断加强与高端品牌
的战略合作,将产品优势延伸到产业链
终端,从完善产业链中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
特别是从去年到现在,面对新冠肺
炎疫情肆虐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不利
影响,大生集团快速反应、迅速行动,采
取“稳内拓外 ”的营销策略,积极抢订
单、争份额,发挥南通高端纺织盟主单
位作用,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抱团取
暖、优势互补。
与此同时,大生集团在碳减排方面
先行一步,确立了环保、低碳发展理念,
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绿色技术创新
体系更加完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绿色
转型,全面适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
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借此撬动
新的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