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 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作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生命 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资产处置管理至 关重要。
财政部日前印发《中央行政事业单 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下称《办 法》),对处置方式和程序、处置权限和 要求以及处置收入等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资管理与 资本运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谭静表示, 《办法》的出台意义重大。一方面,《办 法》承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 例》(下称《条例》)法定要求,是对《条 例》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要求的细化配套制度,是财政部切实履 行中央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 管总统筹、建章立制 ”职责的重要体 现;另一方面,《办法》对于中央行政事 业单位更加规范、科学、高效地处置国 有资产提供了操作指南。
充分体现“放管服”政策导向
谭静认为,《办法》是立足中央行政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点,着眼资产处 置的共性问题,秉持实事求是和改革创 新的宗旨而制定的一部与时俱进的部 门规章。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预算与 会计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晨明强调,《办 法》对应《条例》内容,对中央行政事业 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政策与时俱进 地进行调整、改进和细化,更有操作 性。并且,《办法》将其他关于中央行政 单位和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分散的 规定,统一整合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适 用的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一方面遵 循现行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 管理的部门职责,另一方面便于各行政 事业单位掌握政策和落实相关要求。
《办法》明确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 有资产处置方式包括无偿划转、对外捐 赠、转让、置换、报废、损失核销等,并分 别规定了处置程序。
《办法》明确财政部门、各部门及各 单位在国有资产处置中的职责权限,规 定除处置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账面 原值) 1500 万元(含)以上的国有资产 需要经过各部门和财政部驻各地监管 局审核并经过财政部审批外,其他的比 如处置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 1500 万 元以下的国有资产可以由各部门自行 审批。
“ 这简化了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核 审批手续和流程,赋予各单位在国有 资产处置方面更大的自主管理权限。” 广西行政学院财务处钟咏说,由国家 设立的中央级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 校对持有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家秘 密、国家安全及关键核心技术外,按规 定可以自主决定转让,不需报各部门 和财政部审批或者备案,这为高等院 校和科研单位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更加 宽松的条件和环境。
王晨明说,这一改革创新充分反映 出“放管服”的政策导向。
处置资产要统一核算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会计改革在中 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中发挥 着积极作用。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会计学学术带头人刘启亮 表示,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在收付实现制的 核算基础上,引入企业会计的权责发生制 核算基础,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公共资金 的使用效率,便于进行绩效评价。
“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根据新的 政府会计制度便于进行资产处置绩效的 核算和明确权责。”他表示,这是理念上的 重大转变,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 水平,与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
王晨明表示,《办法》中很多内容都和 政府会计内容相关,其资产处置的范围要 求等业务情形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中都有涉及。处置资产涉及到核算范围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通过“待处理财 产损溢 ”科目来核算,另外一类是不直接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办法》第十四条明确,中央行政事业 单位要依据批复文件处置资产,处置完 毕后应当及时核销相关资产台账信息, 同时进行会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和账 账相符。
“ 国有资产处置要遵循相应的程序, 这在文件中也有明确要求。在国有资产 按程序处置后,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核销相关资产台账信息,确保账实相符和 账账相符。”刘启亮说。
王晨明表示,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核 算要求、管理要求理念是一致的。处置资 产要有充分理由,也必须遵循必要的审批 程序,会计核算需要准确地反映资产处置 的业务,确保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和账账 相符。资产台账和会计账必须协调一致, 在核销台账信息的同时,会计账上也要对 应进行处理。
加强财会监督等监督检查
监督也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办法》进一步强调资产处置的合法 合规和公开、公正、公平,强调权责一致和 违法违规必究,明确资产处置过程中相关 部门的职责,并在监督检查章节明确相关 部门及责任人员的具体违规和责任追究 情形。
在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 理中,需发挥财会监督的作用。”王晨明说。
资产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管理,包 括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处置资 产的业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财会监督 的作用。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对 资产定期清查,才能有效地保证资产安 全、使用有效的目标。
刘启亮表示,从过去的实际情况来 看,国有资产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贱卖 或流失等。 因此,会计监督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贱卖等。 当然,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 思考的问题。比如,旧的国有资产的定价 问题。 由于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价机制或 参考价格以及活跃的交易市场,在处置旧 的国有资产时,如果处置程序合规而处置 价格过低,也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合法”性 流失。
同时,刘启亮建议引入第三方拍卖机 构进行公开拍卖,通过多方博弈,有利于 解决国有资产处置中价格的公允性问题, 这是国有资产处置的关键。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