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2022年是《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第四年,回首过去,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总会计师带领财务团队深度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系列相关课题研究,为行业补充及衔接制度的出台、落地实施贡献了同济力量。研究过程中,团队在科研产出、人才培养和职能拓展方面收获满满,达到了以研促培、以研促学、以研促建、以研促行的效果。 01 以研促学—— 深入参与制度研究,强化研究 2015年,承担国家卫计委财务司委托课题《委预算管理医院新财会制度评估》,为行业会计制度的修订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撑。 2017年,联合承担《公立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研究》课题,通过模拟测试提出核算规则完善建议,为行业平稳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总结了衔接和实操方面的经验。 2018年,参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研究起草,为国家出台政府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衔接办法提供了智力支持。 2018-2019年,参与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操作指南》一书的编写工作,为公立医院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提供了参考。 2020年,承担《完善公立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政策研究》课题研究,负责资产负债类难点问题剖析,并针对实践中的新业务和新事项提出完善建议,为制度解释提供研究依据。 2021年,联合国内6家各具特色的公立医院和1家高校研究机构,出版专著《医院DRG/DIP成本管理:方法、场景及案例》,为医院实现DRG成本管理精细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样板”。 成果展示 2018年20篇 2019年27篇 2020年14篇 2021年25篇 主编专著1本,参编2本 02 以研促培—— 探索多层次人才梯队培养新模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通过多层次人才梯队培养新模式,营造“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创新了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路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我院有正高级会计师2名,高级会计师职称13人,中级会计师职称人数43人;各类领军人才14人,其中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1人、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3人、后备领军10人。数量和占比均居国家卫健委预算单位前列。 成果展示 各类领军人才 左:武汉市高级会计人才 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外导师 戴小喆副处长入选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三届咨询专家 03 以研促建——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提升智慧财务服务新效能 1.建立以业财融合为核心“智慧财务核算平台”,实现自动化会计核算,完成政府会计制度高效落地。 2.建立常态化的会计工作质量跟踪复核机制,持续推进会计工作标准化、自动化,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3.构建“业财管税档”一体化的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实现经济管理全域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数据质量。 4.搭建基于业务、信息、价值“三流合一”的运营数据中心,建设智慧运营决策支持系统,释放数据价值,赋能高质量发展。 成果展示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组织实施先进单位和个人 电子会计档案试点工作验收结果、财政部试点单位 智慧运营平台 04 以研促行—— 积极投身政策培训与交流,分享政制度实施落地的经验 2018-2019年,财务处副处长戴小喆作为国家卫健委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培训师资,为全国各级医院财务人员进行政府会计制度培训,培训人数近5000人次。同时,在总结我院政府会计落地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选派骨干组成讲师团队参与地方卫健委和协会举办的政府会计制度培训班,为推动行业政府会计改革的落地实施贡献同济经验。 成果展示 2019年,主题为“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践”的第六届同济医院财务管理论坛 戴小喆副处长作为国家卫健委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师资培训师授课 左:武汉市卫健委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孙海芬、唐志朋、王轶、罗毅、罗治民、雷勇恒) 右:广西卫生经济卫生统计学会医院财会专业委员会医院政府会计实务提升培训班(王宇、雷勇恒) 05 未来展望—— 聚焦会计职能拓展,深入业务助发展 未来,同济医院财务团队将结合《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推动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类培训精准培养、高端人才引领发展、人才发展传承有序的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提高队伍综合素养,培育一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通过多层次人才梯队培养新模式,推动财务人员继续深入业务,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多维度释放数据价值,赋能医院管理,更好地助力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