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当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重分配、轻监督,重使用、轻效益的倾向,造成科研经费闲置沉
淀、损失浪费,以及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这种情况无形之中降低了科研人员科技研发的信心和活
力,严重阻碍了医院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质量提高。
对此,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方面坚持“放管服”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提升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重要抓手,在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执
行、监督过程中融入绩效管理理念和手段,重点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
从而达到推动科研经费聚力增效、提高科研项目质量的目的。
完善管理模式 适应管理要求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总会计师谢钢表示,当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缺少科学
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审批报销环节手续繁杂、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不同步、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科
学、科研经费监督机制失灵等问题。
“相关主体应认真分析以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摒弃落后、陈旧、不合时宜的规定,使用先进有
效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不断完善经费管理模式以适应管理要求。”他说。
谢钢进一步介绍称,对科研经费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就是将绩效的理念和现行的预算管理方式进行结
合,按照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资源的投入和配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产出的质量和效果等进行考核,提
高投入产出比。
“将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引入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是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其先进的理
念势必能够改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谢钢说。
一方面,实施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可靠保证。该模式强调既要规范资金的
合理使用,又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让有限科研经费产出更多成果,创造更大
价值。
另一方面,实施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科研预算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即根据绩效目标,经过
层层细化和任务分解,形成能够支撑目标实现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完成
科研任务、形成科研成果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再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应用,达到降低科研成本、
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能力的效果。
明确整体思路 抓好基础工作
实施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就是将预算与绩效管理融为一体,不仅要防范科研经费使用风险,还要
实现规范管理和高效服务。
“通过构建覆盖科研经费全流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能够着力提高科研经费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
率,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执行效果。这种‘恰到好处’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已成为指引公立医院进
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谢钢说。
谢钢对医院开展相关工作的整体思路进行介绍:“以绩效目标设定为源头,以结果为导向编制预算,
以指标体系为核心评价效果,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落实好反馈和应用,并将监督覆盖科研经费使用的事
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形成管理闭环,不断进阶和升级。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过程要强调预算支出的
责任和效率,应关注科研产出质量和成果转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推动科研经费聚力增效,提高科研项目
质量的目的。”
为实施全面规范、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覆盖预算编制、执和应用的全过程,必须抓好多方面基础工作。对此,谢钢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有意识。通过宣传、学习和执行,将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深入人心,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全方位、
全过程和全覆盖发展。
二是有机构。确定工作负责机构或牵头部门,明确协作机构和人员组成,建立科研经费全过程的预算
绩效管理链条,加强联动、共建共享。
三是有体系。通过设定科研经费绩效目标,将目标结果分解为可执行、可完成、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成为指导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挥棒”。
四是有系统。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该系统应统一平台建设,将应用软件全部接入
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形成科研和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
五是有奖惩。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将其与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质效考核挂钩,形成强
有力的约束机制,并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构建管理框架 实现放管平衡
“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框架的构建尤为关键。”谢钢表示,整个构建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预算绩效目标的制定。在此过程中,要以目标为导向合理分配科研经费。通过对目标进行
分解落实,建立起一套“逐层分解、层层落实”的预算绩效目标体系,从而全部落实、全面完成和全程考
核。
第二步是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的科学合理性,组织开展必要的评估活动,避免出现预算绩效目标与项目
实施脱节的情况。通常而言,预算绩效的目标评估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项目立项必要性评估、项目实
施可行性评估和项目实施绩效性评估。
第三步是预算绩效的运行监控。科研项目立项批复后,项目的实施单位和负责人就应开始科研经费
的预算执行工作。
对此,谢钢说:“为了保证执行效果,需要在预算的执行环节做好预算绩效的运行监控,即根据确定的绩
效目标,运用系统工具同步采集数据,实时追踪分析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于进度缓慢或偏离目标的现
象需要及时提醒,确保科研活动按照预期计划和方向有条不紊地推进。”
第四步是预算绩效的评价管理。一是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包括指标的筛选、权重设计、
数据来源及取数、评价标准及评分方式等,将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二是评价指
标的科学选择、设计及评价标准。在选择评价指标时,要结合目标的实现,遵循重要性和客观性,避免繁琐
和重复,并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稳定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三是及时开展预算绩
效评价。坚持“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并重的原则,一般采用自我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
别对科研管理层面和科研项目层面开展预算绩效评价。
最后一步是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制度。在完成科研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后,及时将
评价结果反馈给项目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并敦促认真总结分析,通过制定措施落实整改,逐步提质增效。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应与下一次项目申报和资金分配挂钩,采取鼓励和处罚相结合的手
段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形成‘红黑榜’,通过外部监督提高
项目资金使用者自觉性和自律性。”谢钢补充道。
他进一步分析称,医院应在“放”与“管”的平衡关系中进行科研经费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严格
审查经费支出的相关性、合理性、规范性,恪守“政策宽松、管理严格”的原则,才能达到“管而不死,
放而不乱”的境界。
“通过实践,我们看到,基于‘放管服’开展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效果和效
率,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质量。”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谢钢认为有
三点原因:一是统一了绩效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二是完
善了项目数据与预算绩效评价档案,形成适应自身绩效评价的参考和指导资料;三是强化了预算绩效跟
踪结果的应用创新,充分有效地发挥“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