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研究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研究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郑小红

2019年国务院提出1+X证书制度,近年来1+X证书制度实施加速了职业教育的发展,1+X证书制度要求高职学生既要取得学历证书,还要获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同行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不同的,为实现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目标,需要对高职会计专业X证书进行研究,分析各证书模块及培训内容,总结会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对接岗位技能,实现真正“课证融通”。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的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是职业教育中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专业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实操性,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对于实操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情况。通过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时不仅需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供了帮助。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培养符合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高端人才,将1+X证书与课程体系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财务知识,掌握各项技能,而且通过考取各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另外手持一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让学生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1+X 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未有效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高职会计专业历史悠久,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依旧是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相脱离,实训主要是以软件操作平台为主,通过三年的学习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制订的课程,毕业后获得学历证书。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一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大三期间开设专业拓展课、顶岗实习等,而高职会计专业对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业财税一体化、智能财税、金税师、财务共享、数智财经等,面对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未有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学生不具备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到来,财务机器人进入到财务岗位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高职院校已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人员所带来的冲击,也明白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进行结合,然而,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因为学校硬件条件有限而没有开设新兴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较狭窄。1+X 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体系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是技能操作的熟练,那么如何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融合,是课证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两张皮

在推行1+X 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出现为了考证而考证的现象,并开设了很多考证的课程,集中辅导,突击训练,以此实现专业教学目标,没有准确把握1与X的关系,教学容易走向极端,容易从传统的理论教育转变成盲目追求技能,在核心素养方面,职业技能证书显然难以涵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职业素养、核心能力等,这样推行1+X 证书制度,达不到真正的课证融通。

(三)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亟须建立

一方面在X证书培训中大部分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体系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追求通过率,考前会安排专任教师针对考试内容集中培训几周,再让学生进行考试,这与职业技能培养不完全相符,达不到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质量。另一方面随着1+X证书的推行,并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覆盖面之广,而原来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消减,很多人都存在疑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如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否一样重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否与学生的就业有关联?正是由于人们的疑惑,很多高职院校在1+X证书的推行中还停滞不前,就目前而言,考取X证书的难度低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是由职业院校和社会机构组织,实现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市场化,政府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干预较少,但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亟需建立完善。

(四)高职会计专业高水平教师队伍缺乏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为社会企业培养一批高技术技能专业人才,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任会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专任教师直接以应届毕业生招聘而来,对财务知识主要停留在理论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随着职教部门推出双师型教师,很多高职院校鼓励一线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需要自己找企业,而企业的财务资料属于内部资料,所以老师们不愿出去,这样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行业企业职业能力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团队不能熟练的处理好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融合,缺乏培训经验。为了实现课证融通,需要准备把握“课”、“证”融通的含义,选择合适的策略和路径促进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融合。

三、1+X 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的路径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证融通,关键在于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融合,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要求,将X证书培训内容自然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一)对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是制定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文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由社会评价组织开发,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本技能要求、课时要求、考核方式等做出相应的规定。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要求,需将会计专业1+X 证书制度融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研究会计专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技能要求、工作内容与考核方案,梳理会计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依据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会计专业主要为企业财务岗位培养财务人员,相对应的X证书种类较多,为促进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通过组织校内外和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研读这两类标准在人才培养上的相同点。对照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和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选取相应的证书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内容,学生毕业需要同时取得学历证书以及职业等级证书,以此为基础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1+X 证书制度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产业、岗位有机融合,完善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教学进度、师资队伍。

(二)重构专业课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未与某一门专业课程一一对应,可能与若干门专业课程相对应,根据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设置要求,会计专业课程内容需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相融合,按照课程对应相应的任务,每个任务对应相应的技能点对原来的专业课程进行重构,需要建立会计专业课程技能点,原来有的技能点如果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技能点一致的话,可以继续保留原来的技能点,同时补充原来没有的技能点,尤其是对于能体现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的新技能点需要强化,针对重建后的技能点,再次组成新的任务,以新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对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需要设置书证融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技能课,各高职院校积极建设1+X证书课程体系,加大课程资源开发。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可以增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模块,比如在每学期的会计综合实训中,增加相应的培训课程,可以聘任职业技能等级整棵树培训组织方教师来校授课,教学时间比较集中,教学效果更好。

(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依据职业教育要求,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双师型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即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很多专业教师也参加过职业能力教学比赛,拥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理论,但是对于职业岗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不熟悉,往往因此而不能将教学内容以最优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因此各高职院校要以1+X 证书制度为基础,研究1+X 证书制度对教师团队的要求,组结构化的教师团队,根据会计专业1+X 证书面向的工作领域,可由会计专业教研室主任统筹,选拨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导师,这样组成一支结构化的教师团队,以会计专业授课、技能、课改能力建设为中心,积极学习X证书的内容,全面提升结构化教师团队对于1+X 证书培训与考核能力。在保证专任教师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增加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数量,严格把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质量,在实践结束后,由学校和企业相关部门同时考核实践效果,并将考核优秀的实践成果在学院进行分享,并关注1+X 证书制度下的新教材的开发,之前的教材与1+X 证书制度下的新教材会存在不相符的地方,此时专业教师需要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为基础,研究当前会计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开发新教材,由此会计专业教师会更清楚在1+X 证书制度下应该如何做好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结果,各高职院校需要以1+X证书培训为基础,密切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校企双方共同研制符合学生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实施方案,并研究分析1+X证书制度对于高职院校实训条件要求,根据高职院校已有的实训条件,一起完成整合与购置实训设备,完成实训场地的改造。由于1+X 证书实施评价还不够完善,所以需要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质量监测,使得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有个较好的沟通反馈。加强校企合作,到企业中去调研,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诉求以及财务职业变化,依据财务工作岗位需要,分解岗位工作任务,设置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企业真实案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及资源库。

自1+X 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和实践1+X 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的路径,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重构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建立教学内容,组建1+X 证书制度下的结构化教师团队,继续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开发符合1+X 证书培训的教材,改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实训场所,建设开发课程及资源库,为会计专业更好的发展服务。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