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报考指南
大纲 / 教材预计2026年1月
报 名 时 间预计2026年1月
准考证打印各地有差异
考 试 时 间预计2026年5月
考 试 成 绩预计2026年7月
合格证领取各地有差异
评审申报各地有差异
一、前期筹备阶段(2025 年 10 月 - 12 月):筑牢评审基础 + 启动备考预习
核心任务
评审材料前置突破
论文筹备:确定 2-4 篇论文选题(结合工作领域如业财融合、数字化转型,参考),完成 1 篇初稿撰写,投递至省级及以上合规期刊(需有 CN/ISSN 号,通过新闻出版署官网核验),预留 3-5 个月发表周期。
业绩梳理:按时间线整理近 5 年核心工作成果,标记重大项目(如概算控制、财务管控项目),收集合同、审计报告等佐证材料,突出 “成本节约 X%”“效率提升 X%” 等量化指标。
考试预习铺垫
利用 2025 年旧教材及高频考点手册,搭建知识框架,重点预习企业并购、金融工具等核心章节(占考试分值 60% 以上),每日投入 1.5 小时精读 + 习题训练。
二、考试攻坚阶段(2026 年 1 月 - 5 月):同步推进报名与复习
1 月:大纲落地 + 基础攻坚(核心节点:大纲 / 教材发布 + 报名)
考试端:
对照新大纲标注变动考点(如准则修订内容),精读教材 2 遍,搭配章节习题(每日 10-15 题),重点突破 “概算控制与财务核算” 等实务模块。
完成报名:提交学历认证、中级职称聘书、社保记录等材料(提前 3 天核验原件),确认报名信息与业绩材料一致。
评审端:跟进论文审稿进度,同步修改第 2 篇论文初稿,确保选题贴合实务(如 “基建项目业财融合管控路径”)。
3 月 - 4 月:强化突破 + 材料初整
考试端:拆解 10 大高频专题(如合并报表、绩效评价),每专题配套 3 道真题 + 1 个行业案例(参考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处理),周末进行 3 小时全真模拟。
评审端:完成业绩材料初稿,按 “项目背景 - 个人职责 - 量化成果” 结构撰写(例:“主导 PMIS 系统财务模块上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42%”),提交单位盖章确认。
5 月:冲刺应试 + 细节核查
考试冲刺:每周 2 次全真模考(9:00-12:30),重点复盘错题(标注 “概念模糊 / 审题失误” 类型),熟记核心公式与答题模板。
考前准备:跟踪当地准考证打印通知(设置日历提醒),备齐身份证、准考证及演算工具,提前勘察考场。
三、考后衔接阶段(2026 年 6 月 - 12 月):评审冲刺 + 结果应对
6 月 - 7 月:成绩等待期 + 材料深化
完善业绩材料:补充项目获奖证书、领导批示等佐证,将 “变更审核案例”“商务谈判成果” 等关键经历转化为评审亮点(参考基建项目造价控制案例)。
论文收尾:获取已发表论文的期刊原件及知网 / 万方检索证明,确保重复率低于 20%。
7 月 - 8 月:成绩发布 + 评审启动
若成绩达标(≥60 分,3 年有效):
按当地要求整理材料:基础材料(身份证、成绩合格单)、业绩材料(胶装成册,含目录 + 原件复印件)、论文材料(期刊封面 + 正文)。
跟踪地方评审通知(如吉林 2 月申报、北京 7 月申报),完成线上填报与单位公示(5 个工作日无异议)。
若未达标:调整复习计划,沿用现有论文与业绩材料,备战 2027 年考试。
9 月 - 12 月:评审申报 + 答辩准备
提交材料:线上上传扫描件(分类命名 “基础 - 业绩 - 论文”),线下报送纸质版至财政部门核验。
答辩冲刺(需答辩地区):围绕核心业绩项目准备 3-5 个问题(如 “超概风险控制逻辑”),每周 1 次模拟演练,突出专业深度与实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