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在财务分析中通常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做出评价,而这三大能力最终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产生影响。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理财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结构方程模型;理财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5;F2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0-0047-03
财务管理活动向来在企业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即理财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把影响企业理财能力的因素概括为3个方面: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可以揭示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资金的利用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资金、利用资金的能力,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越高,公司营运资产的能力就越强。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关心的重要问题,它是企业的生命。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企业理财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是一门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研究方法学(statistical methodology),用以处理复杂的多变量研究数据。
1. 结构方程模型的一般形式。 结构方程模型由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构成。其中测量方程为:
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1)允许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在传统统计方法特别是计量模型中,自变量通常都是默认可直接观测的,不存在观测误差。但是对于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研究课题来说,模型所涉及的自变量常常不可观测,结构方程模型将这种测量误差纳入模型,能够加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解释性。2)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在传统计量模型中,方程右边的因变量一般只有一个。但是在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因变量常常有多个,例如员工素质,可以影响企业文化,也可以影响企业绩效,这样,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允许统一模型中出现多个因变量,在模型拟合时对所有变量的信息都予以考虑,可以增强模型的有效性。3)可以在一个模型中同时处理因素的测量和因素之间的结构。传统的统计方法中,因素自身的测量和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往往是分开处理的——对因素先进行测量,评估概念的信度与效度,通过评估标准之后,才将测量资料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则允许将因素测量和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纳入同一模型中同时予以拟合,这不仅可以检验因素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还可以将测量信度的概念整合到路径分析等统计推论中。4)允许更具弹性的模型设定。在传统建模技术中,模型的设定通常限制较多,例如,单一指标只能从属于一个因子,模型自变量之间不能有多重共线性等。结构方程模型中则限制相对较少,例如,结构方程模型既可以处理单一指标从属于多个因子的因子分析,也可以处理多阶的因子分析模型;在因素结构关系拟合上,也允许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
3. 结构方程模型的步骤。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即上述方程组的拟合过程通常包括4个主要步骤:1)模型假设:即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研究人员先要根据理论分析或以往研究成果来设定初始理论模型。2)模型识别:要确定所设定的模型是否能够对其估计求解。在一些情况下,由于模型设定的问题,出现了模型不可识别的问题,即上述方程组中待求系数太多而方程数目太少。3)模型估计:模型参数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估计,通常的方法包括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4)模型评价:模型估计之后,研究人员须对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和单一参数的估计值进行评价。如果模型拟合效果不佳,可以对模型进行修正来提高模型拟合效果。
二、模型构建和基本假设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作为外生潜变量,它们本身是不可测量的,所以要借用一些财务指标对它们分别进行衡量。
(一)模型构建
1. 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与企业的流动负债之比,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财务上来讲,这个比值的理想值是2。
为了进一步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检验,还得使用另一个指标,即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即: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从理论上来讲,速动资产是可以迅速地转换成现金的资产。企业存货在整个流动资产中一般要占到50%左右。所以一般来说,速动比率的理想值是1。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表明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从财务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我国企业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40%左右。
2. 衡量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的比值,反映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基本计算公式是: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类似,是销售收入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值,基本计算公式是: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周转次数越多,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周转次数越少,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低。
3. 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资产报酬率,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销售毛利率主要考察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强弱,计算公式为: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如果企业的毛利率指标高,那么这个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就强。
销售净利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主要指标。销售净利率的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净利率反映了净利润和主营销售收入之间的对比关系,即每一百元的销售收入中可以赚多少钱。如果销售净利率指标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强。结构方程模型的整体建构如图1所示。
(二)基本假设
如前所述,公司理财能力有三大影响因素: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因此本模型有如下假设:
假设1:偿债能力越强,公司的理财能力就越强。企业偿债能力分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模型在构建时考虑了这个特点,分别选取了反映企业短期、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而资产负债率则是反映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假设2:营运能力越强,公司的理财能力就越强。换句话说,资金的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表示公司的理财能力就越强。
假设3:盈利能力越强,公司的理财能力就越强。如同样是投资100元钱,在同样的期间内可获得的利润或报酬越多,则说明公司的理财能力越强。同时,在内生变量的选择上,模型分别选取了三大财务报表中最核心的指标,分别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流量。
三、模型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