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观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峰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又要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持续盈利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它是一种可以实现企业、社会和国家三赢的,有利于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企业成长范式。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众多的“流星”企业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扩张,不能做到持续发展,比如,巨人、三株等企业,其产品开始上市时轰轰烈烈,但没过几年就销声匿迹了。据统计,全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7年,生存10年以上的只占民营企业总数的15%。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取得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能使企业取得越来越多的利润,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而且消费者也能持续享用到过得硬的产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国家经济的发展更是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拥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这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在国家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处处体现可持续发展观,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企业会计准则》几乎在所有重大的问题上,诸如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原则上都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国际可比,其根本原因就是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企业取得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即通用财务报表。这为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提供了可能,而境外投融资机会的增加,则顺应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初衷。二、由于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不够规范和完整,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难以为反倾销应诉提供有力的帮助。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反倾销投诉的压力,减少了对外贸易的损失,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各具体准则也处处体现可持续发展观,主要表现在:
一、将投资者决策有用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将投资者决策有用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编制的意义。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各项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以及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最终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因此,只有给投资者提供一个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使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扩大投资,企业才能发展,财富才能增加。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促进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的完善反过来又会作用于企业,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即可持续发展。
二、引入资产负债表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负债表观贯彻始终。从基本准则六大会计要素到具体准则(例如资产减值、现金流量、所得税会计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按照资产负债表观,企业财富的增加不能只单纯关注利润,而要关注净资产,关注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相比是否真正增加。同时,也要关注净资产的价值是否为真实价值,只有在真实价值的前提下净资产增加,才能表明企业财富的增加。企业财富增加后,履行向国家缴税的义务,向股东分配利润,促进投资者追加投资,这才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真正的利润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增加,真正的亏损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减少。
多年来,由于奉行利润表观,利润一直是业绩考核的首要指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利润反映的毕竟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片面侧重利润表,容易为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留下利润操纵空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资产负债表观要求企业着眼于净资产,企业只有在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下,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才能得以增长。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这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单纯考核利润的理念,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支出资本化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新无形资产准则改变了原研究开发支出一律费用化的规定,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予以分别处理,避免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一律当期费用化。由于研发支出一般金额较大,必然引起本期利润的大幅下降,股价下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也可能会导致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出现。当企业管理层对利润不满时,很可能会削减短期项目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从而削弱了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培育,阻挠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损害了企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将符合确认条件的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优点在于:(1)可以使企业每期的成本与收益确认更符合配比原则,使盈利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因为开发活动成功后取得的收益很大,收益期长,且开发支出金额大,若一律费用化处理,在开发阶段的利润相对较低,开发成功后因没有可分摊的开发费用,收益期间利润相对偏高,开发期间收入和费用严重不配比,影响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对于拟进行外部融资的企业来说,开发费用资本化能够降低负债比率,提高企业商业信用,不会损害融资渠道;(3)可以减少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提高其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一定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处理可以减少企业房产税
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也就是说,企业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的成本不包括其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核算。而根据税法规定,从价计征的房产税要依据企业房产账面原值来缴纳,这样,土地使用权的单独核算会减少企业的房产税支出。同时,依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价值的房产账面原值来计算征收房产税,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的认可。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房产税税负,为企业的未来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支配资金。
总之,新《企业会计准则》着眼于提供更加真实、可靠、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