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谈现代供电企业的成本管理

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国家的积累,而且同企业自身及其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加深,在经营管理的短期目标逐步转向长期目标,专业化职能性的经营管理逐步转向全局性的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企业的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1、成本管理的目标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参与管理,但在不同层面又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

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为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通过各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手段提高控制成本水平。

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则是通过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管理成本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2、成本管理的功能

成本管理主要有三项功能:为定期财务报告目的,计算销售成本和估计存货价值;估计和预测作业、产品、服务、客户等成本对象的成本;为企业提高业务效率、进行战略决策提供经济信息和反馈。

二、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

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统性还较差。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弃,从而使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

此外不少供电企业成本研究相对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注重产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注重企业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很多供电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3、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里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当作财务人员和少数其他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与其他各职能科室,生产班组的职工关系不大,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普遍淡薄。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4、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

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这就要求企业进行高度的协作管理,由此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整成本过高;另外由于过细的分工导致企业管理复杂化,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企业管理费用增加的一个原因。由于分工层次及协作环节的增加,信息在企业中传递时间延长,不必要的停留环节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同时造成信息反馈难度的增加,这就可能使企业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导致企业管理的失误成本增加。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是就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了。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企业管理的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也就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日常成本管理中,应对比“产出”看“投入”。研究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预测和决策方案。目前不少供电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观念与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就必须加以改革、完善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

三、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1、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供电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一方面,成本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电力的生产供应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电力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向后延伸到电力顾客的使用。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这就会涉及到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2、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由于目前有不少企业的员工乃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他们对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和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是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尤其是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关切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单纯靠惩罚、奖励的方法,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3、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是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其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防范性的。另外,为了及时了解环境、内部条件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还应该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对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条件等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对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作出及时的预报,使企业能够有充裕的时间作出反应。

4、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工

目前不少供电企业的工作流程中既有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部分,也有不适应的部分,企业必须对此进行认真研究,在分析自身优势,确定企业核心任务的基础上,撤销与此不相关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层级。另外企业以此为基础可以科学地设计和建设企业的信息渠道,使其在到达必要的环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停滞,保证信息技术的通畅和有效。



参考文献:

[1]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曹海虹,王洋.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弊端及成因 [EB/OL].http://article.hbdx.com.cn/class.asp?class_id=3/,2004-12-22.

[3]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郭建晖.中国陶瓷经济发展研究[EB/OL].http://www.csio2.net/book/jdzcerjfy//,200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