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的解读和思考

摘要: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内容上进行了许多更新,既与国际准则趋同,又有中国特色。本文对该准则的某些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值 商誉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资产减值准则》)。本文拟对《资产减值准则》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资产减值准则》的解读



1、《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规定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未探明矿区权益等资产的减值分别适用与其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适用本准则。



2、《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并在市价、经济及法律环境、市场利率、资产状态、经济效绩等方面给出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3、《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认原则,规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强调现金流量一般最多涵盖五年,指出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4、《资产减值准则》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组一经确定,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当总部资产有减值的迹象时,企业应当对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5、《资产减值准则》取消了商誉直线法摊销,明确了商誉减值的处理。由于商誉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产生现金流量,所以其减值测试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



6、《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资产减值的抵减程序。资产减值首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剩余的再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外的其他资产的账面价值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7、《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资产损失的处理。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当然,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范围仅限于《资产减值准则》所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二、对《资产减值准则》的思考



1、能否取得公允的“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则》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用了“公允价值”,虽然该准则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认原则,即有销售协议价格的,按销售协议价格,不存在销售协议但活跃市场的,按市场价格,既不存在销售协议也不活跃市场的,以最佳信息为基础确定。但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公允价值”是否公允很难判断。首先,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存在许多缺陷,许多交易并不是公平交易,即使有销售协议价格,也未必是“公允价值”。其次,即使相同的资产,在市场中会有不同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公允价值”是很难取得的。



2、折现率的选择弹性是否过大。在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的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这就为企业选择折现率提供了空间,而折现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现值,影响资产是否减值的判断,影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折现率的选择有可能成为新的调控利润的工具。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是否合理。以往实务中,有单位把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与转回当作任意调节企业利润的工具,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监管,该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是,会计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性,企业必须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的数据。如果企业资产价值回升,以前确认的损失不能转回,那么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就不是真实的反映,这似乎有违于会计的真实性原则。



此外,在实务中,要做好资产减值的会计,就必须对资产是否减值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资产组有准确、合理的划分,能正确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能够正确计算资产减值损失并抵减减值资产的账面价值等,需要会计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会计经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还要具备生产、工程、评估、市场等多方面的知识,会计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资产减值准则》执行的效果。然而从目前全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很好地执行《资产减值准则》就会有很多困难。



参考文献

①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②夏鹏,伍李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财务与会计.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