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议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及国际比较

股指期货是股票指数期货的简称,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整个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基本上可以由股票指数来代表,股指期货的实质则是用期货市场来承担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因此股指期货有套期保值股票,规避风险的作用。对于投资者来讲,股指期货则是一种新的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手段。本文就国内外股指期货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并简单涉及了我国对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国外股指期货情况研究

二、目前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会计处理

(一)我国目前股指期货的现状

我国股指期货现行的监管体制是一个受人关注的课题。我国目前采用的监管体制是一种两级监管体制,包括中国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管和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管理。在我国期货市场成立初期,由于没有统一的相关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并且有大量的违规行为,防止了期货市场的发展。而期货市场由中国证监会进行统一监管后,对期货市场进行了治理、整顿和规范,但我国股指期货的监管有待进一步扩大范围。

(二)目前我国对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

股指期货合约有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两类,其会计处理也就分为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和股指期货投机交易的会计处理这两种处理方式。

1.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是指股票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市场来抵销股票市场中价格的反向运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分为现金流量套期和公允价值套期。对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采取的套期会计方法的核心是当期损益或权益记录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抵销。

2.股指期货投机交易的会计处理。在期货市场上以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就是股指期货投机交易,分为套利交易和价差投机两种。初始确认、后续确认与终止确认为股指期货的确认标准,其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法, 在平仓时, 平仓价与开仓价的差额形成平仓盈亏;在持仓期间, 结算价与开仓价的差额形成持仓盈亏,股市的波动使得股票的价值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损益。

三、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如果要完善我国股指期货的建设,完善我国股票期权的监管体制。我国首先应确定一个股指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即建立专门的全国性监管机构,关键是依法确立中国证监会的主管地位。另外,在由政府监管起主导作用下,有必要补充行业的自律管理,同时应确立沟通和联结中国证监会和广大交易者的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是三级监管体制的基础,它的管理也是整个期货市场的监管中的灵魂。因为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股指期货交易存在和发展的保障,它反映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经济契约关系,而这种经济契约关系则是需要有高度发达的社会信用做基础的。应该说,随着各项法规条例的相继出台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配套实施细则的正式发布,股指期货的所有实施细则已基本出齐。近一年多来,从法规体系的建立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具体运作,再到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的签署,股指期货的筹备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但在股指期货合约、保证金制度的设计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细化。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办法也在制订中。应该说,我国股指期货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详文见《商业会计》2007年12月 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