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几点思考
提要:本文阐述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将面临的问题,并就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准则之一。该准则不仅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还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在诸如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鉴于资产减值准则中的诸多创新,其实施必将对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发挥较大作用。
一、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
(一) 扩大了适用范围
(二) 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
(三)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更具实务操作性
(四)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五) 单独规定了商誉减值的处理
二、 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引入资产组概念后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来看,资产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实务中具体运用资产组的概念将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并且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而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这将会使企业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2.资产组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企业对资产组进行划分时,可选择划分方法,而划分方法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金额多少等问题,从而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3.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偏多,加之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二)资产可收回金额估计的问题
首先,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资产是内部持续使用的,而且在存在大量内部交易的情况下,要通过销售协议价格来确定公允价值不具有可靠性;其次,我国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有关资产市场价格的相关数据难以有效取得;最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是建立在对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预测基础上的,其预测额的大小不可避免地受企业管理当局主观意志的影响。基于此,资产减值的计提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上市公司报告动机的影响。
(三)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问题
1.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2.资产处置时同样能够产生巨额收益。
(四)商誉的减值测试问题
三、 对策建议
(一)资产组的合理划分要求各部门协同合作
(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资产信息库
(三)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要体现资产的价值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详文见《商业会计》2007年11月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