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对金融企业会计选择行为的影响效果研究
一、金融企业会计选择行为的动机分析
西方学者对影响企业会计选择行为动机的因素,比较一致地认为是管理报酬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但这一理论成果是基于对非金融企业的研究,而对金融企业却未经证实。然而,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如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股东数量多且相对分散,资金融通的信用基础条件不平衡,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企业会计不确定性较高,财务管理具有集团财务的特征等等。基于这些特征,下述动机往往成为金融企业管理当局会计选择行为的根本出发点:
(一)扩张资产规模。规模大往往被认为抗风险能力强,因此,千方百计扩张资产规模成为金融企业的强烈追求。
(二)平衡利润收益。由于人们通常把经营是否稳健作为衡量金融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因而,金融企业会尽量避免会计年度的收益水平剧烈波动。
(三)优化不良资产状况。资产的质量状况对金融企业的整体形象以及未来的融资、发展和盈利状况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不良资产的不同管理方法会直接影响应收项目、坏账准备等项目,从而影响资产规模和当期收益。
(四)筹划税收动机。现行的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政策会显著影响银行的现金支出;同时,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对金融企业业务开拓等费用支出有很大的约束。为了尽可能平衡现金流量,金融企业会进行税收筹划。
(五)迎合“达标”要求。央行、财政、税务、监管部门的多方管理,给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的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很大的压力,有关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资产构成比例、贷款集中度以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构成金融企业实施会计选择行为的目标。
(六)继续融资的考虑。金融企业上市后,会特别关注证券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或者配股资格的条款, 从而形成维护融资能力甚至上市资格的会计选择动机。
(详见《商业会计》2006年9月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