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提要: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项目数据的来源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注意的易错报的项目,分析了易错报项目产生错报的原因、具体表现,列举了正确的编报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会计恒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出来。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数据的来源方式
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的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如“应收票据”项目,根据“应收票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3.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的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5.根据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如“无形资产”项目,按照“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以反映无形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
二、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资产负债表相对于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而言,编制较为简单,结构和内容几乎一直没什么变化。然而在会计实务中,恰恰是这份被认为比较简单的会计报表,有些项目稍不重视很容易产生错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易错报项目主要有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待摊费用、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产生错报的原因主要是对各项目的内容界定不明确,其具体表现及正确的编报方法如下:
(一)存货项目。存货项目的错报主要表现为对存货所包含的内容不清楚。
(二)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项目。以上四项目的错报主要表现为直接按与上述项目名称相同的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三)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项目。这两个项目的错报表现也是按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四)长期待摊费用与长期债权投资项目。这两个项目的错报主要表现为未扣除其中性质上已转为流动性资产的部分。
三、各项目填报方法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