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重大突破及建议
一、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传统会计的突破
我国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原则、会计计价基础、会计报告以及会计要素等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它将涉及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在会计要素定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确认标准(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会计计量基础(历史成本原则)以及会计充分揭示原则、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很多方面与国际惯例趋同。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金融负债是指企业向其他单位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以及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如应付款项、借款、应付债券以及衍生金融负债等。根据以上规定,现有商业银行会计政策确认的负债,基本上属于金融负债,如应付工资是对员工的义务。
1.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金融资产的分类上有所突破。
2.另一个突破是将金融工具合同同时确认为资产和负债,某个会计对象已经不再属于某一类会计要素,而可能同时横跨两种会计要素。
(二)金融工具的计量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价格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
(三)损益的确认
利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初始计量后,还要对金融工具进行后续的计量,公允价值的波动将成为损益的一个来源。
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自身的复杂性
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涉及大量金融工具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对于金融业、企业都是难以透彻掌握;二是现代金融业务,尤其是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原则、会计计价基础、会计报告以及会计要素等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三是金融会计准则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尚在探讨中,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解决。
(二)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一定困难性
最主要的困难就在于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以市场的估计代替个人的估计,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防止和约束企业的操纵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存在困难
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会计计量,一是要计量交易金额,即合同金额;二是要反映其价值变动;对于计划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应分配经济资本以抵御风险,并计提相应责任准备。
(四)现有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不能适应新准则
现有会计科目是根据产品类别和流动性而设置,不能体现业务目的,没有反映公允价值变动;现有会计政策也不能完全满足核算需要。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创新
(二)改进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三)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披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