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原始凭证在会计电算化中的运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电子原始凭证只是作为纸质原始凭证的替代品,会计人员将收到的电子原始凭证打印下来,再像处理纸质原始凭证那样签字、盖章保存,再编制记账凭证,最后录入会计信息系统。这种做法使电子原始凭证的优势基本没有发挥出来,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电子原始凭证的特点
电子原始凭证与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一样,都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及其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而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形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与纸质原始凭证相比,电子原始凭证具有以下特点:
(一)无形性。电子原始凭证实质上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组电子信息,是无形物。电子原始凭证的生成,必须借助一定的计算机设备才能完成,而不像纸质原始凭证那样由人工直接书写或打印完成;电子原始凭证的阅读也必须借助一定的计算机设备从存储器中调阅;电子原始凭证的传输通过网络通信设备以信息流形式完成;电子原始凭证的保存一般也采用磁介质或光介质形式。
(二)内容与载体相分离性。电子原始凭证可以存放在磁介质的磁盘上,也可以存放在光介质的光盘上,还可以存放在电子介质的USB电子硬盘上。同时,它可以通过网络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递,也可以在不同介质载体之间相互复制,而信息内容不发生任何变化。
(三)不稳定性。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一旦形成,其形态和内容不再发生变化,除非遭受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内其有形物质及其内容的稳定性是有保障的。电子原始凭证及其载体除在遭受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时易损坏外,还时刻面临着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通信线路故障、操作故障以及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感染等方面的威胁,所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四)易篡改性。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一旦生成,具有不可改动性,若有改动,需按会计法规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修改,并签字、盖章等。电子原始凭证是以磁介质或光介质作为信息载体的,对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时不可能在磁介质或光介质上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