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一、“中航油事件”及其原因分析

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5.5亿美元巨额亏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开始从事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其后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2004年下半年,公司进行一系列错误操作,在期权、期货市场遭受双重损失。可以说,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公司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公司基本上是陈久霖一人的“天下”,按公司规章,如果全公司交易亏损额超过500万美元,应通知公司高级管理层并停止交易。此事件中亏损扩大到5.5亿美元之多,却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和纠正。

二、《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的主要内容

国际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在2004年年底,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颁布了一个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这份报告虽然保留了部分传统内部控制的某些概念,但不论在框架上还是在要素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突破。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企业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与以前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相比,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新增了三个风险管理要素——“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此外,针对企业将管理的重心移至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框架更加深入地阐述了其他要素的内涵,并扩大了相关要素的范围。

1. 目标制定。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由于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因此目标的制定自然就成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并将其确认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

2. 事项识别。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深入探讨了潜在事项的概念,认为潜在事项是指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可能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和目标实现的一件或者一系列偶发事项。存在潜在的积极影响的事项代表机遇,而存在潜在负面影响的事项则称为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采用一系列技术来识别有关事项并考虑有关事项的起因,对企业过去和未来的潜在事项以及事项的发生趋势进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