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虚拟企业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虚拟企业是以契约为纽带,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联系手段,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的以营利为目的、以市场机会为基础的动态的合作性组织。市场机会一旦消失了,企业间的合作也就完成了,虚拟企业也就解散了。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组织的演进而发展,新的企业概念出现必然会有新的会计问题需要研究。在网络经济时代,虚拟企业的出现,相应地在会计理论界产生了不同认识。对此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虚拟企业会计存在的基础

有人认为,虚拟企业会计没有存在的基础。但笔者认为虚拟企业会计有其存在的基础,具体从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虚拟企业虽然只是一个企业联合体,不具有法人地位,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这并不阻碍它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设定只是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我们知道,企业为了管理需要,经常对企业内部的部门单独加以核算,并编制内部会计报表,这里划出的核算单位即为会计主体。同样,为了各方面(投资者、贷款者及内部管理者等)了解信息的需要,我们也可以、也应当将几个企业的联合体看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时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从虚拟企业定义可以看出,虚拟企业是为了某一市场机会临时组合起来的一个组织,任务完成后即解散。这似乎与持续经营相悖。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资产计价、评估、费用的分配等会计原则及会计政策等问题。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是一种正常经营,会计核算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在假设虚拟企业不是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其他会计处理方法。二是从虚拟企业定义来看,可以说明虚拟企业是处于一种正常经营状态。虚拟企业的出现乃是因为市场机会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虚拟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赢利,是一种正常经营,不是为了破产,也不是为清算。如果这个市场机会的时间比较长,如4年或5年,那么虚拟企业就完全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持续经营;如果较短,如1年,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虚拟企业是一种较短的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