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和归宿
提要:本文运用产权会计思想理论并结合产权制度下会计信息揭示的实际,从会计信息揭示的方式出发,从会计信息揭示的相关方面入手,说明产权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和归宿,指出企业会计信息揭示必须牢牢把握企业产权制度这根主线。
会计理论和企业会计实际表明,产权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和归宿。不管是公有产权还是私有产权,无一例外。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产权与会计信息揭示的关系,充分发挥会计信息揭示的功能十分重要。
一、产权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
企业会计信息的揭示反映了企业作为产权主体和会计主体的统一意志与产权制度的特定要求。从产权理论和会计理论看,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每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矛盾累积和复杂纠葛,从其总根源和本质上看,都是基于产权的利益博弈。根据产权的排他程度,可以把现实中的产权制度区分为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等形式。不同的产权形式,具有不同的效率。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和市场的相对物,企业是产权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会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企业产权理论构成了现代产权理论的重要内容,企业会计理论构成了企业信息理论的重要范畴。企业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有效安排和会计信息的有效揭示,只有建立起合理的产权制度,并使之与会计信息揭示结合,才能形成健全的产权运行机制,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和有效的行为激励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尽管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企业会计信息揭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具体的揭示方式上,也表现在会计信息揭示的理念、本质、内容、质量、原则和趋势上,但是不管差异有多少,所有的会计信息揭示都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上的,从会计实际看,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基于产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体现了会计信息揭示的理念。企业会计报表所揭示的会计信息体现了不同的会计基本理念,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两种基本理念。关于“受托责任观”的基本理论观点是:1. “受托责任观”形成于公司制和现代企业产权理论;2.“受托责任观”认为,由于最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是关于经营业绩的信息,故财务报表应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重心;3.“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应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强调财务报告所依据的制度规范性及会计系统运行的整体有效性。关于“决策有用观” 的基本理论观点是:1.“决策有用观”产生于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和趋向规范的经济背景;2.“决策有用观”强调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现时的信息;3.“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目标是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应以信息使用为中心,并为之服务,强调报告的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