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矿业集团煤矿总会计师自学成才的“专家”

9月21日下午,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会计师迟作山由4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通辽市赶返辽源市。为了通辽金宝屯煤矿洗煤厂的项目,他刚刚晋见了通辽市一位副市长,向他汇报了工程进度、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

这本不是一名企业总会计师的职责,但在迟作山眼中,财务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掌握最及时、准确财务信息的总会计师,理应在企业日常管理乃至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中发挥作用。事实上,在辽源矿业集团决策层,迟作山的意见极有分量。

“我的判断、做法或观点都来自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谁要是反对得拿出让我信服的依据,不然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迟作山的底气来自于他的“正”与“执”—— —坚持企业利益至上的正直、正义和正气,热爱会计事业而来的执著学习、执著思考和执著探索。也正是这种气质,支持着只有大专学历的迟作山,更多依靠自学成才,成了吉林省有名的企业破产专家、法务专家和矿业开发专家,还成为首届全国十大企业总会计师评选吉林省唯一候选人。

矿井中走出的总会计师

1958年生人的迟作山祖籍山东海阳,出生于辽源一个“闯关东”的贫苦矿工家庭。赶上了“上山下乡”尾声的迟作山在两次高考失利后,怀着一颗“为回城不怕死”的心顶替父亲成了一名煤矿掘进工,一干就是6年。

“6年的掘进工啊,不见天日的三班倒重体力活,一天下来自己都看不出个人模样!”回忆起那段日子,迟作山不禁感慨。伴随矿工的还有如影随形的死亡,迟作山就曾因瓦斯轻微中毒从3米多高的操作台重重摔下。这些经历让迟作山与矿工的血脉紧紧相连,影响了他此后的职业生涯。“煤矿的每一分钱都浸透矿工的血汗,管账的人要把这钱看得比命还要金贵!”迟作山的头脑灵活和直爽豪气让他年纪轻轻就成了一班矿工的“头儿”,也让他抓住了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1983年3月至9月,吉林煤炭系统组织了一次工程管理人才选拔培训,包括物资供应、人事管理和财务会计3个门类。自忖没有“门路”的迟作山选择了最为冷门的财务会计报考,结果顺利入选,也踏入了他20多年的会计生涯。

“本来是为了取巧,没想到一接触会计,我就爱上了这个行当。”迟作山在培训中忘我的学习态度,引起了老师当中身为辽源矿务局(辽源矿业集团前身)会计科科长周明兰的注意。培训结束后,周明兰将他带入了会计科工作。

“我感谢周老师把我带出了矿井,唯一能报答她的就是拼命工作。”年轻的迟作山边干边学,不遗余力。他的勤奋与执著感动了周老师。1984年,辽源矿务局得到了2个输送财务人员到东北财经大学进修的名额。“咱们要培养财务人才,就得培养小迟这样的!”正是那位周老师力挺,为迟作山争到了这个机会。圆了大学梦后,迟作山丝毫不敢松懈,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专心做笔记,还拿自己的财务实践经验去对照所学,拿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提问,业务水平有了飞跃式提高。

1987年到1989年两年内,在周老师等两位会计科科长相继退休和调离后,由于种种原因,迟作山以科员身份主持全科工作,随后历任副科长、科长、财务处副处长、处长、副总会计师。2007年,他经过公投荣任辽源矿业集团总会计师。

从一名矿工到总会计师,迟作山的历程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似乎总是略迟他人一步,但也像山一样稳”。

投身破产管理11年助企业起死回生

在辽源矿业集团,迟作山已经工作了30多年。他历经了企业由早年的辉煌到一度的低谷,也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对于其中种种,迟作山感同身受。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煤价暴跌,辽源矿业有多个分矿严重亏损,而且扭亏无望。“最惨的时候,我们机关单位近两年不发工资!所有煤矿满负荷运转,也只够给矿工们发7个月工资。矿工拿不到钱还不肯上班,我们只能每天一结工资。”当时作为财务部门负责人,迟作山对困境记忆犹新。

1998年开始,国家对“资源枯竭、高硫高灰、煤质不好、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矿进行政策性破产,辽源矿业集团的几家下属煤矿也在其列。熟知企业财务状况的迟作山临危受命,承担了这项将关系到企业存亡和几万名职工、家属切身利益的艰巨任务。

在摸着石头过河、破产了一个涉及4000多职工的小煤矿后,辽源西安煤矿破产这一迄今全国最大规模的政策性破产在迟作山的操作下开始了。西安煤矿及矿区服务单位需要分流最少15000多名职工,涉及国家补偿几亿甚至十几亿元,将决定辽源矿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

迟作山仔细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一个条目一个条目地研究,吃透了国家的政策。随后他跑到北京,向有关部委报送破产报表,请求国家对15000名职工进行政策性补偿。国家部委经过严格审查,最终批准了西安煤矿的破产预案。

随后,迟作山建议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人员优化整合,辽源矿业终于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和运作空间,更新了设备并开发了新的矿山,随着煤炭价格的走高,辽源矿业迎来了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辽源西安煤矿的破产成为了被广泛研究的政策性破产范例,也被辽源矿业集团领导视作企业起死回生的关键性举动。此后,迟作山又成功运作了其他2个分矿的政策性破产。至今11年的破产工作,让他成了吉林省首屈一指的“破产专家”。

“没有人会知道你受了多少委屈,没有人知道多争取到1分钱是多么艰难。但这能让企业转危为安,也能让那些生活困难的职工得到保障。”迟作山说,企业给了自己发挥才能的平台,职工都与自己血脉相连,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问心无愧。

居安思危,老国企安度经济大风浪

经过了一系列破产重组后,辽源矿业集团这个建国初就成立的老企业获得了新生。这样的企业虽然欣欣向荣,但仍有些脆弱。“我这个总会计师平时像个厨师,给企业提供养料。有时也像是个海船的瞭望手,得让船别撞了冰山。”迟作山这个“瞭望手”真的让辽源矿业这艘老船,躲过了金融危机这个大风浪。

2008年下半年,正当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售价提高的好时候,但铺天盖地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报道让迟作山的神经紧张起来,他敏锐地分析出这将对我国经济以及煤炭等实体经济带来影响—— —万一煤电、钢铁等行业受到冲击,煤矿回款将非常困难,企业资金链将不堪一击。

2008年10月份,煤炭售价开始下滑,市场需求量明显减少。面对这种形势,迟作山带领财务团队认真分析煤炭市场变化和集团公司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在制定2009年财务预算和资金、成本费用管理上,改变战略,采取从紧的经营管理思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迟作山的财务团队测算出了煤炭售价下降的幅度,将2009年煤炭售价计划下降到253.28元/吨。这使得辽源矿业的2009年财务预算有了主线。同时,迟作山向决策层建议,紧缩投资规模,优化项目数量,延建和停建正要大规模投资的两个大项目,一下子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5600万元。

除了这些大动作,迟作山以财务工作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到公司管理的措施应对危机。首先是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专项规定,压缩原煤成本、非煤和辅助单位产品成本。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的基础上,降低资本性资金支出,杜绝计划外采购设备和工程。财务部门还严格集团公司的资金占用管理,通过逐月跟踪分析、检查各单位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的占用、清收、降储情况。“我们企业底子薄,金融危机来了,更得把能省的钱省下来。”迟作山说。

到了2009年,迟作山指示财务团队在对各单位上半年经济运行完成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对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金宝屯煤矿、梅河煤矿下半年煤炭售价、销量进行重新测算、调整;对龙家堡新矿区的产量进行调整,使计划指标更加贴近实际。

“我虽然在当时似乎是紧张过度,有些措施还得罪了人,但我是为了企业好,而且我的做法有道理,我肯定是要坚持到底。”迟作山的坚持让辽源矿业在金融危机中没有跌跟头。虽然企业放慢了发展步伐,但辽源矿业的煤炭售价在比计划售价下降4.46元/吨、减收2000万元的情况下,资金链安全无忧,还保障了安全生产、重点建设项目和职工工资按时发放所需资金。同时公司的经济运行质量恢复比较快,今年有希望突破计划利润3000万元目标。

“管得宽”的总会计师

其实,不管是破产操作、还是应对金融危机,在迟作山眼中,这都不是总会计师工作的常态。“企业的运行状况会由财务数据显示出来,而总会计师最能对其进行全面细致掌握。”迟作山觉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的不断健全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企业总会计师的地位更加重要,手中的“武器”也更为先进,绝不再是当年的“账房先生”,单纯搞搞核算、决算,而是应当以财务为基础、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迟作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07年,迟作山一上任总会计师,就对集团公司原运行的财务、生产、工程、销售计划进行整合,完善年度预算编制程序、内容,制定预算跟踪、分析、调整制度,用目标成本和井区完全成本作为对矿井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对内部单位实行严格的成本考核办法。生产井区、车间的考核同工资、奖金挂钩,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大对超支单位的惩罚,增强了各单位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意识和控制能力。这样一来,企业的年度预算就不再是一纸空文,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发挥出了核心的作用,实现了用财务指导生产。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迟作山领导的财务部门,坚持每季度进行经营管理大检查,重点检查各单位盈亏、成本、售价和“四项资金占用”指标的分解、落实以及绩效考核工作运作情况,督促各单位加强企业盈亏、原煤成本、财务收支、煤炭销售、物资供应人员工资的管理。

“数字是不会说谎的,各部门的运行情况通过他们进出的物资、款项就能一目了然,我们也就能从中发现生产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判断出企业乃至市场的走势。”迟作山说,现在的总会计师除了判断,还要懂得提出应对方案,供决策层选择。“我们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参与管理,会计数据和分析就是我们说话的底气。建议正确又有价值,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高,能够参与管理的程度也越深。”迟作山说,“说到底还是为了企业发展得更好”。

在辽源矿业集团,迟作山还主持着法律事务部和项目部的工作,这其实也是他以会计介入管理理念的体现—— —企业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包括依法纳税或经济纠纷等,无一不与企业财务息息相关。

而企业拓展新项目,搞产业升级换代,项目预算、资金筹集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凭着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迟作山自学与企业生产关系紧密的税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成了知名的“法律专家”。他为企业争取免缴的税款、防止的国有资产流失均数以千万计。

而每做一个项目规划,迟作山就钻研一门学问,即便达不到专家的水准,也会有全面的了解。在他的努力下,辽源矿业集团近年来新上了吉林省储量最大的龙家堡煤矿、云南4个煤矿的项目运作,近期还进行了通辽市金宝屯煤矿油母页岩项目的采矿权审批、立项、勘探施工、综合利用技术合作商业谈判等前期准备工作。

迟作山不但“管得宽”而且管得严,而且一旦认定的事决不让步,这让他难免会引来非议。“我从18岁开始在这个煤矿工作,见证了企业30多年的浮沉,企业比家对我还重要。”迟作山说,“我也曾是一名矿工。我得为了企业、为了矿工的血汗,把企业的每一分钱管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