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作者:[张丽萍]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造假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失误,还会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甚至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失真的会计信息在不断地困扰着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就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对策谈几点看法。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财政部也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造假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方面,还是在已制定规范的执行方面,都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首先,内部控制规范还缺乏一个成型的体系,许多规范的内容过于原则性,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其次,就内部控制法规的内容来看,控制环境与风险评估部分相对较弱,在今后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中需要予以加强;再次,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保证内部控制制度顺利、有效运行。
此外,强化内部审计对于防范管理者玩弄数字游戏十分必要。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审计体系,这也是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监督,强化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社会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质和形式上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在委托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三者中,注册会计师既要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又要独立于委托人。现在应该做的是让股东重视自己的股权,使得在社会审计的委托受托关系中三者的力量相当,这样才能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有了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将对企业经理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理人市场比较完善的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真实与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