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营销过程的财务决策
王敏
小型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财会管理工作:
一、抓好小型国有企业转制前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
财会人员应当是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懂企业财务,又要懂企业生产经营及税务会计、银行会计、证券投资等。为适应改组、改制的需要,在企业转制前,应做好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做好股份制企业筹建阶段会计资料的整理
小型国有企业改组方案一经批准,改制筹备小组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就是财会管理。其主要内容是:(1)将参加改组企业的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清理列表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请审查;(2)搜集整理改组企业的有关会计资料,填报成立股份合作制企业所需要的各种财务数据;(3)查阅改组企业近三年的生产经营、资产与负债及利润等情况的财务报表;(4)准备改组企业的产品、产量、售价、单位成本、利润、资金利用状况、总体效益状况等财务决策资料。同时按照有关要求,调整改组企业的报表数据,以便未来投资者和合伙人了解企业现有资产状况。
三、参与制定筹建股份制企业的实施方案
小型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时,财会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1)制定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方案中企业发展年度预测;(2)明确改制企业的市场定位,规划改制企业的总投资、股本总额、发起人认购比例、募股范围及途径、股权结构等;(3)预测股份制企业经营所需信贷资金,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
四、参与改组、改制企业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
对改组、改制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验资是会计管理的重点。其具体工作是:
(1)准备详尽的企业财产报表;(2)选择具有验资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做好验资评估准备工作;(3)协助评估机构,选用合理的评估计价标准,及时调整评估差异;(4)参与资产评估工作,切实做好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价值评估;进行股权的初始界定,编制评估后的企业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对外公布的报表。
五、制定筹集股本的实际操作计划
(1)定向募集各发起人出资额的认定及收缴计划,货币和实物出资额的比例,资产的类别、类型等。(2)确定股份制企业内部职工集资的总额,认缴时间、操作方法、步骤等。(3)确定向其他法人单位和社会募股的总额,认购股权证的时间、人员安排等。
六、制定股份合作制企业有关办法
如:财务、会计、审计制度和原则,工资福利,职工安置费用,社会保险等办法,改制企业终止和清算的程序办法等。
小型国有企业经过上述财会管理工作后,基本上完成了改组、改制、转轨工作。但是在小型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在财会管理工作上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考虑。
1.小型国有转制企业产权明晰难度较大。
国有企业的资产形成渠道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国家拨入形成的,税前还贷形成的;又能企业自筹、留利、职工福利结余形成的;也有其他企业投资形成的。由于
国家、企业、职工利益的不同,这部分资产的产权很难界定。
2.资产评估的标准没有统一规范。
由于行政区域不同的国有企业联合、改组为公司,各地的评估方法和标准都不统一,影响转制工作进程,如:(1)对固定资产的评估,由于使用价值和重置价值的差异,评估标准不统一,误差较大,(2)对土地的开发费用和土地的使用权作价没有统一标准;(3)对现有库存产品和材料的作价标准没有统一规定,造成转制企业的资产高低程度不一致,产生各种纠纷。
3.配套政策尚不完善。
转制企业的非生产性资产等不纳入改制范围。如有些企业将非生产性经营资产、土地使用权价值等不纳入改制,均由改制后的新企业代管,而代管的有关政策尚不明确,做帐外财产处理。由于有关的管理政策和核算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将造成企业财产流失。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中县辽河化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