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企业财务内控体系
唐丽军
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明确规定了企业内部监督(即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财政部最近下发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了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原则、控制的内容、方法、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
一、 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就是指企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国家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在大量的违法违纪的企业中,因为不依法办事,尤其是因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本身脱离了国家的规章制度,任意妄为,最后给国家给企业造成了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2、整体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充分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在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时应把握全局,注重企业的整体实施效果。
3、针对性原则。是指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企业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目前很多企业没有一套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规范,从而造成会计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
4、一贯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致,随时变动,否则就无法贯彻执行。在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时,要高度重视这一点,要力求制度尽可能连续,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
5、适应性原则。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根据企业变化了的情况及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补充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适应性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部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的适应性。外部适应性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要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的发展和对企业竞争对手机制的适应。内部适应性是指要适应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发展规模和企业的现状。企业要把握这两个方面,制定适时适用的财务内控制度,并将企业财务会计水平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6、经济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说在运用过程中,从经济角度看必须是合理的。
7、适用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便于各部门、各职工实际运用,也就是说企业财务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这是制定财务内控制度的一个关键点。企业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可概括为“内容规范、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灵活调整”。
8.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密切洞察竞争者的动向,制定出具有发展性或未来着眼点的规章制度。
二、内控体系的目标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我们制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l、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保证所有交易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
4、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5、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内控体系控制的要点
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要达到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要达到对经营活动的控制,必须使财务内控制度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控制好各个要点。
L、明确管理职责、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
2、职责分工,权利分割,相互制约;
3、交易授权,建立恰当的审批手续;
4、设计并使用适当的凭证和记录;
5、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授权;
6、资产和记录的保管制度;
7、独立稽核;例行的复核与自动查对;
8、制订和执行恰当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9、工作转换;
10、独立检查,包括内外部审计等。
四、内控体系框架
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在解决了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立的前提下,按照企业内控制度建立的原则、目标、要点的要求,企业应建立起本单位的完备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笔者认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财务会计控制制度:
1、可靠的凭证制度;
2、完整的簿记制度;
3、严格的核对制度;
4、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
5、科学的预算制度;
6、定期的资产盘点制度;
7、适时适用的监督考核制。
具体地讲,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框架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原则性的财务、会计制度
1、会计核算制度:
(l)会计核算的体制;
(2)主要会计政策;
(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5)会计报表种类及其格式;
(6)会计报表编制说明(附注)。
2、财务管理制度:
(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2)货币资金管理;
(3)往来结算管理;
(4)存贷管理;
(5)短期、长期投资管理;
(6)固定资产管理;
(7)在建工程管理;
(8)无形资产;
(9)其他资产管理;
(10)销售收入管理;
(11)成本费用管理;
(12)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13)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评价管理。
(二)综合性管理制度
1、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对会计核算基本流程,有关会计事项处理的必需手续以及具体操作规范作出规定);
2、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会计稽核制度;
4、内部牵制制度(根据需要,对会计核算中需强调的内部牵制、制约程序作出集中的规定);
5、财产清查制度;
6、财务分析制度;
7、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8、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9、对于(分)公司等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
(三)财务收支审批报告制度
1、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
2、重大资本性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
3、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
4、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四)财务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
1、财务管理分级负责制;
2、会计核算组织形式;
3、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4、内部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含会计工作岗位轮换管理办法、会计人员委派管理办法等);
5、对违反财经纪律及企业财会规章制度事项的处罚规定。
(五)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1、费用报销管理办法;
2、成本核算办法;
3、成本计划管理办法;
4、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5、成本分析管理办法;
6、成本费用考核管理办法。
五、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检查
1、对各项业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2、写出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控制意见;
3、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按以上要求来建立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才能杜绝违法乱纪案件的发生,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作者单位: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