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融资购入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中的难点分析

【摘要】 如何分摊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是融资购入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中的难点问题。文章主要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融资购入;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
  
  融资购入固定资产,从其形式上来讲就是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其分期付款期通常在3年以上。由于分期付款具有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作用,所以从其实质上来讲具有融资的性质。为此,对于融资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能按照其未来实际付款额确定,而应按照其未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确定。至于融资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未来实际付款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并在日后实际付款时,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对于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予以资本化;对于不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科目,予以费用化。具体会计核算程序如下:
  
  一、会计核算程序
  
  1.确定入账价值
  融资购入固定资产,如果是分期不等额付款的,以复利现值作为其确定入账价值的基础;如果是分期等额付款的,以年金现值作为其确定入账价值的基础。
  (1)复利现值=∑(每次付款额×复利现值系数)
  (2)年金现值=每次付款额×年金现值系数
  
  公式中的n为付款期,R为贴现率。
  2.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每期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1)当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当期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分摊率(即贴现率)
  (2)当期应付本金减少额=当期实际支付的款项-当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3)当期期末应付本金余额=当期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当期应付本金减少额
  在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①第一期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就是融资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未来分期付款额的现值);②公式中分摊率,就是计算现值时所用的贴现率(即实际利率);③当期期末的应付本金余额,就是下期期初的应付本金余额;④最后一期的摊销额,应采用倒扣的办法,以保证未确认融资费用全部摊销完毕;⑤由于每期付款额既包括支付的本金,又包括支付的利息,所以从每期支付的款项中扣除了每期支付的利息就是每期支付的本金,即当期应付本金的减少额。
  3.会计分录
  (1)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未来分期付款额的现值,假设无相关税费)
  未确认融资费用(双方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未来分期付款额之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上是按未来分期付款额的现值,作为融资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第五十八条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作为计税基础。”由于会计与税法对外购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计算基础不同,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
  (2)每期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3)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费用化)
  在建工程(资本化)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二、实例分析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A生产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购货合同约定,A设备的总价款为3 800万元,当日支付800万元,余款分3年于每年末平均支付。设备交付安装,用银行存款支付安装等相关费用27万元,设备于3月31日安装完毕交付使用。设备预计净残值为8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假定同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期数为3期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为2.673。
  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及未确认融资费用。(2)计算甲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3)计算甲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每年计提的折旧额。(4)编制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度与该设备相关的会计分录(为简化计算,假定每年年末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和计提折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及未确认融资费用。
  ①长期应付款入账金额=3 800-800=3 000(万元)。
  ②计算总价款的现值=800+1 000×2.673=3 473(万元)。
  ③设备的入账价值=3 473+27=3 500(万元)。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3 800-3473=327(万元)。
  (2)计算甲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 ①2007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3 000-327)×6%=160.38(万元)。
  ②2008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3 000-1 000)-(327-160.38)]×6%=110(万元)。
  ③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327-160.38-110=56.62
  (万元)。
  (3)计算甲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每年计提的折旧额。
  ①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3 500-80)×5/15×9/12
  =855(万元)。
  ②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3 500-80)×5/15×3/12
  +(3 500-80)×4/15×9/12=969(万元)
  ③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3 500-80)×4/15×3/12+
  (3 500-80)×3/15×9/12=741(万元)
  (4)编制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度与该设备相关的会计分录(为简化计算,假定每年年末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和计提折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①2007年度:
  借:在建工程3 473
  未确认融资费用327
  贷:长期应付款 3 000
  银行存款 800
  借:在建工程27
  贷:银行存款27
  借:固定资产 3 500
  贷:在建工程3500
  借:长期应付款 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0
  借:财务费用 160.3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60.38
  借:制造费用855
  贷:累计折旧 855
  ②2008年度:
  借:长期应付款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借:财务费用11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10
  借:制造费用 969
  贷:累计折旧 969
  ③2009年度:
  借:长期应付款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借:财务费用56.6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6.62
  借:制造费用741
  贷:累计折旧 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