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会计研究的进程与动态

会计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中国会计学会2004年年会暨原中国会计教授会第九届年会观点综述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即原中国会计教授会第九届年会)于2004年7月18-20日在陕西西安举行。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则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李玉环等应邀出席大会。来自海内外会计学者、政府主管部门、会计实务界等方面的人士共4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交流学术论文100余篇。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证券市场与会计问题研究治理与盈余管理问题;也有代表对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微利企业盈余管理特征指标进行了研究;还有代表进行了1999、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对比实证分析。此外,代表们还就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市场反应、股权结构对市盈率的影响、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侣O环境和质量管理认证的价值效应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信息披露制度,这些制度和规范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深人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张天西教授在大会论坛上的发言以年报质量特征为基础,对我国年报的时滞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通过与美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的比较,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质量的建议。刘峰教授等研究了弱监管模式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的代表对TCI集团公司合并上市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有代表分别针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含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重大事件的认定、股票期权费用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近几十年来,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一直是国际性的前沿课题,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了公司治理的研究。公司治理是为了保证企业科学决策而进行的制度安排与设计,这种制度安排和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和机制的有机集合。部分代表围绕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与效率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如独立董事制度;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公司治理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职务消费与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和互动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上市公司管理盈余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从而提高股票价值。有的代表从部分上市公司2002~2003年EPS和FOE统计分析研究盈余管理,提出了盈余管理对策与建议;还有代表通过对2002年度中国A股商业企业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公司内部(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