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事务中会计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
一、经济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快速变迁引发了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两大挫折:通货膨胀会计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解决这两个挫折首先需要突破会计确认与计量题目,包括确认与计量原则的松动和单个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当币值不乱时,在历史本钱计价原则下,会计核算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假如物价波动幅度较大,尤其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本钱原则计量期末资产以及本期取得的净收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难以被物价处于变动的市场和经营环境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以什么为计量依据对外讲演其资产、负债等价值数据,以什么为依据确定因物价变动对净收益的影响,从而准确确认本期的实际净收益,就成了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题目。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以其“以小搏大”之势,不断涌现于经济各个领域,它在为使用者规避各类价格变动风险的同时,陆续暴露出其自身的高风险特征。因为传统会计贯彻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被排除在外,其风险信息无法得到适当反映和充分表露。故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近期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提出了确认的尺度:(#)当且仅当一个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一方时,企业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欠债。($)当且仅当对构成金融资产或该项金融负债的一部门的合同权利失去控制时,企业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或该项金融资产的一部门;假如企业行使了合同中划定的获利权利,这些权利逾期或企业抛却了这些权利,则表明企业对这些权利失去了控制。(!)当金融负债(或金融负债的一部门)消除时(也就是说,合同中划定的义务解除、取消或逾期),企业才能从资产负债表上将其剔除。
二、法律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体系体例下,政府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与治理的要乞降侧重点不同。在计划经济体系体例下,国家拥有全部固定资产、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很少甚至没有企业财产的私家所有权。企业没有土地所有权,在单一公有制经济下也不需评估确认土地使用权。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合资入股时,才将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重要“无形资产”进行确认与计量。也是缘于政治环境的差异,对于使用非会计主体拥有的土地的有偿支出,在私有制国家称为“地租”,在我国则确以为让地使用权。政治环境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政府所执行的政策、规章及颁布的法律条款去实现。政府通过立法可以直接影响会计的发展,这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和税法等。如我国对国有资产监视治理、保值增值方面的法规直接涉及国有资产是确以为股权仍是债权,以及如何计量的题目。又如,英、美、法等国家在法律上夸大“实质重于形式”,因而就要求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予以确认和计量,对库藏股份则不予确认纳入股本;而夸大“形式重于实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反之。(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