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对策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及组成要素我国(独立审计详细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可以以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职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努力妇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调节,但主观努力又受本钱效益原则的约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47号审计尺度说明中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二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又检查风险可见,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实在际水平的一种风险。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职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指审计职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独一可以通过审计职员进行控制和治理的风险要素。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从审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审计风险的泛起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审计风险,也都有各自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审计实践,研究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有助于审计职员找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新途径。目前来看,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