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效果提高措施分析
1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环境要求会计人员要能灵活运用会计理论知识,结合职业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会计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只靠书本学习是不可行的,因为会计学科中很多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一下子完全接受与理解。因此,开展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高职会计实训教学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模式,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促使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2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1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缺乏系统性,教学计划偏重于理论。
会计实训性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在实训性教学安排上缺乏系统考虑。实训教学应该是通过多环节、多层次的会计实训活动来完成的。通过实训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训环节的目标、实训要求、实训内容、步骤和程序,使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通过会计模拟系统实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能。
另外,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上仍“重理论,轻实训”,会计实训教学课时比重较轻,这种格局与会计学科的特点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教学计划下培养的人才,很难达到会计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2.2实训教学的“质”和“量”难以保障,实训模拟教材建设滞后。
会计实训教学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在很多高校会计实训教学照搬理论教学方法中的案例教学,或按照理论上的一套比葫芦画瓢,导致教学内容和实训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会计实训资料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将某一企业某一个期间的会计资料毫无保留地照搬,同时未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加工整理。而有些实训资料则与实际相差甚远,教师凭空编造出一个虚假的企业和一些缺乏客观依据的业务,没有真实感,影响了会计模拟实验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
2.3校内实训教学硬件设施滞后,不能满足实训要求。
会计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课程。目前高职院校一般都配有会计仿真实训室,用于实训教学。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的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训需求。
2.4师资队伍实践经验少,来源单一。
会计实训教学的好坏与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一方面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各大高校,从学校到学校,未亲身经历企业具体的业务环境,进修机会少,缺乏实训经验,在实训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实训指导,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训相结合,致使实训成为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师资数量相对紧张,大多数教师忙于校内教学,擅长于理论研究,实际工作经验比较欠缺。对实训教学的理念、技巧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够,使实训教学在实施中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大多数教师没有专业技能证书,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不足。
2.5校企结合机制不完善,校外实训效果差。
校企结合主要是校外顶岗实习。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受财务部门实际工作环境和商业机密等因素制约,很多情况下,企业并不愿意实习学生过多的接触财务信息,很多学生往往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办公室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学生,对于事务所来说不可能把很多重要性的工作教给短暂实习的学生来做,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校外实训大打折扣。 3提高高职会计实训效果的措施
3.1合理设置实训课程,加大实训力度。
以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训教学,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企业委托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训教学脱离的现状,做到实训课程设置和实际工作紧密衔接,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衔接。调高实训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培养实训动手能力,制定出符合高职会计教育要求的教学计划、发展规划、课程建设和实训教学。
3.2丰富实训教学内容,使实训教学达到“必须、实用”。
实行分组教学,按实际会计岗位设置实训岗位,建立完全真实的会计岗位牵制制度和稽核制度。学生在实训室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比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实现人机并行,进行财务分析和以学生所做会计业务为基础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审计等多项实训内容。通过实训,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单据传递流程、内部审计过程和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等,将所学理论和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3.3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会计仿真实训室。
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在会计实训室的建设上要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的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逐渐做到会计实训教学和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会非常有利于实训教学。
3.4着力打造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水平。
教师实训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教师应先工学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方式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①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专业教师不定期下企业进行实训锻炼,让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及时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问题。②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训经验的企事业会计人员到学校来指导实训,把企业里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承担一些实训课程的讲授任务,培育好这支队伍,让它与学校专职教师队伍形成互补,动态调节、优化整体师资队伍结构。
3.5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
校企合作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实训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机会。但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企业无法同时提供多个岗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分散岗位。学校多联系几家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议每一个单位预留几个岗位给学生,安排经验丰富的会计实际指导,学生轮流顶岗实训,提高实训效果。学生顶岗期间不拿工资,最多拿象征性的补贴,企业减少了支出,学生得到了锻炼,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程坚.提高会计实训效果的若干建议.中国教育月刊, 2006(07).
[3]邓红杰.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3(6).
[4]周济.2006年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