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会计增值流的计量核算
一、增值流的确认
对价值链会计中的增值流进行确认,是提供增值流增值信息的基础。增值流由具体的作业构成,增值流的确认就是以作业为基础,对增值流中的各作业投入、产出及增值进行确认。
二、增值流的计量
(一)投入成本的计量。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1.确认和计量价值链所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最原始形态,首先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是增值流投入成本计量的基础。2.把耗费的资源分配到各作业,也就是确认一项作业所包含的成本要素,列出作业成本单,归集作业成本。3.选择作业动因,分别计算各作业的单位作业动因的分配率,把归集的作业总成本分配到产品,并列出产品成本单。
(二)产出价值的计量。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顾客认知价值法。2.内部转移价格法。3.价值分配法。
(三)作业增值的计量。企业各类增值指标可计算如下:
作业i的增值=作业i的产出价值(Vi)-作业i的投入成本(Ci)
Vi:作业i向企业外部或下游作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Ci:包括作业i耗用的企业外投入(资源投入)和耗用其他作业的产品或服务。
业务流程j的增值=业务流程j产出价值(Vj)-业务流程j投入成本(Cj)
Vj:流程j向企业外或下游流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Cj:包括流程j耗用的企业外投入(资源投入)和耗用其他流程中作业的产品或服务。
企业价值链价值增值等于各业务流程的增值之和。
三、增值流的核算
(一)核算程序。第一步,根据企业各业务流程确认作业,划分作业中心。第二步,归集各作业投入成本。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用资源动因将归集起来的资源投入分配到每一个业务流程中的作业中心或作业的成本库中。第三步,作业产出价值的计量。笔者主张用内部转移价格法,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第四步,计算作业增值。第五步,计算业务流程增值。第六步,计算企业价值链价值增值。
(二)账户设置。一般通过设置“作业成本”、“作业产出”和“增值”三个一级账户来核算增值流,并按流程和作业类别进一步设置二级账和三级账。
(三)账务处理。
四、增值流的报告
企业通过编制各层次增值报告,从而把企业价值增值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基本单元——作业之中,通过报告反映的流程及作业的增值与非增值程度,动态地呈现价值增值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形成和积累的具体过程。
(一)作业增值报表。作业增值报表是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的作业投入成本、作业产出、作业增值信息的报表,是根据作业成本计算表、作业产出分配计算表编制的。
(二)业务流程增值报表。业务流程增值报表是根据各作业增值报表合并抵消而来。
(三)企业价值链增值报表。企业价值链增值报表一般根据业务流程增值报表合并抵消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