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有效衔接措施

一、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有效衔接措施

(一)分析新旧差异,修订企业会计手册。根据企业已有的会计制度,结合新会计准则与企业实际进行修订,尤其针对复杂的会计业务,制定具体操作指引;确定新会计准则与以往会计准则和规定的差异,做出衔接调整。

(二)评估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伙人陈保郎表示,对于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接受新会计准则体系首先意味着需要评估修订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关键的决策,制定自身的会计政策体系以适应执行新会计准则要求。

(三)调整会计科目和账务系统。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会计科目、账务系统和财务报表编制系统。

(四)安排内部资源,建立系统,收集有关信息。笔者认为这些工作可能包括以下方面: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统;对于活跃市场的报价进行信息收集,建立计算机模型,聘请专业评估人员等。

二、完善“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

公允价值的使用还原了企业相对真实的资产表现,但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企业运营结果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至少可从下述三方面着手完善“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

(一)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水平,选择性地使用公允价值。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以及娴熟而讲求诚信的评估队伍是正常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保证。

(二)加强市场监管和会计信息化建设。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加大、专业判断的事项增多,可能导致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准则的机会增大。

(三)研究制定操作指南,规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三、改革与完善经营者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鉴于新会计准则突破了传统单纯的利润表考核概念,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地位,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这就要求企业着眼于长期战略,对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资本结构,提高决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必须建立严格而科学的业绩考评制度,并以此为前提设计合理的激励方案。

四、加快制度建设,实现会计与税收的协调

比较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不难发现会计与税收的差异越来越大,大量经济事项需要通过纳税调整协调会计与税收的差异。如何协调新会计准则和新的税务法规政策的差异,明确因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税务处理,是做好做细纳税调整工作的关键。

五、强化信息披露,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新会计准则对于信息披露的主要影响涉及两大看点:其一,信息披露从形式到内容更接近于国际惯例,这对QFII和跨国企业等境外资本投资国内上市公司来说,提高了信息的可用度;其二,基于新会计准则对利润操作空间的压缩,信息披露更贴近于企业经营实际。

六、应进一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责任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弃置费用、公益性生物资产、环境污染造成的预计负债。

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新形势下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树立监督新目标,明确监督重点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