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新会计准则股指期货会计核算处理探讨

股指期货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对抵御金融危机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以及金交所的成立,使得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及风险防范具备了一定依据。本文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从金融风险控制的角度揭示了新会计准则在股指期货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会计处理上所体现的金融风险控制思想,为投资者理解会计报表、企业防范风险、国家建立规范的期货交易市场提供新的思路。

一、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全称为“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交易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即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其特点是以股票指数为交易对象,而非实际的金融资产;采用现金结算,而不是实物交割;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有很强的杠杆效应。投资者通过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相反操作,可以抵消股价变动的市场系统风险。因此,股指期货已成为公认的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市场环境下,合理使用股指期货能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二、从金融风险控制看股指期货会计处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内部来说,由于股指期货其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性、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和交易策略复杂性,使得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远大于股票现货交易。正确地确认、计量、披露股指期货,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制定正确的融资策略,防范财务风险。因此,股指期货的正确会计处理成为企业有效控制风险的基本保障和关键环节。

三、从金融风险控制看新会计准则关于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关于金融工具的会计规范,不仅体现了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本质特征,而且更进一步反映了对金融工具风险控制的要求。股指期货作为一项衍生金融工具,其确认、计量、信息披露充分地体现了这两个特色。

一是股指期货的确认。

二是股指期货的初始计量。

三是股指期货的后续计量及变动。

四是股指期货的披露。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披露的股指期货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股指期货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影响,了解股指期货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充分了解股指期货交易所面临的投机和套期保值风险,并准确地度量风险程度,有效地帮助企业及其投资者规避因股指期货交易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四、新会计准则就防范股指期货交易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

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性爆发,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凸显,股指期货作为有效的避险工具必将受到广大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新会计准则及时地为股指期货交易会计处理做出了规范,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增添了金融资产会计要素,为衍生金融工具在表内列报提供了依据,同时表外信息的完善和利用也有利于充分披露会计信息、防范信息风险。总之,新会计准则不仅填补了我国在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规范的空白,也为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会计环境,奠定了风险控制的微观基础。

新会计准则为推动股指期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但从会计实务操作角度出发,其规定尚不够具体明确,仍存在较多争议。如对投机性交易和套期保值的认定、现金流量套期和公允价值套期的区别、预期交易确认等。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扩张,对股指期货会计核算的研究、探讨必将进一步深入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