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完善内外条件

我国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普遍存在不恰当盈余管理趋向,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完善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保障投资者的基本权益势在必行。

一、不断修订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

(一)定性与定量规定相结合,减少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主观性

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职业判断的主体差异必然会影响会计结果。如果准则中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主观性差异,减少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的人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主观上有目的的操纵利润行为。

(二)规范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性

在坏账准备计提方面,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企业在信用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准则制定机构可以在对其研究的基础上,分行业、分区域制定相应的计提方法和比例,并定期修正,以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坏账准备的计提。关于存货跌价准备,也可以按照行业或商品特点,明确规定计提的方法和比例。此外,对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也应当规定合理的限制性条款,以制约利用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三)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当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要求,对“重大资产减值”做出界定,不仅要充分披露“重大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计量的方法及过程,而且要求充分披露减值的会计处理结果及对重要财务指标的影响。由于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点区域,在强制企业披露资产减值明细表的同时,对披露内容、格式进一步规范化。

二、完善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条件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合理利用外部资产评估机构的力量

三、完善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会计的外部条件

(一)完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

改进考核评价指标以营业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的主要指标,这样可以防止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控利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把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和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创新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考察形成结果的程序和过程的做法,进一步明确考核指标,使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健全和发展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市场

健全和发展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市场是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健全和发展我国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市场,主要是健全和发展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等。

(三)强化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监督力度

应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职责,使其真正承担起“经济警察”的职能,并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各项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努力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