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现金流背景下的措施
提要: 财务风险控制是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现金流量不易调节,现金流信息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在阐明财务风险与现金流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控制框架,即有针对性地对经营环节、筹资环节和投资环节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与方案。
一、经营环节风险控制
(一)提高经营性现金流入量。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市场份额或降低成本等措施提高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二)全程控制赊销风险。一般情况下,货款拖欠的时间越长,公司就越有可能发生坏账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应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控制赊销风险:事前建立客户的资信管理、事中拟订授信制度、事后监控应收账款。
(三)加强存货管理。企业应从采购计划、选择供货商、采购决策、订单处理、采购运输到验收入库各环节严格控制存货,制定内部控制要点,降低财务风险。
二、筹资环节风险控制
(一)债务性筹资风险控制。
1.保持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性。
2.保持负债利率结构的合理性。
3.保持债源结构的合理性。
(二)权益性筹资风险控制。
1.分析企业资金需求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
2.分析筹资成本,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三)利润分配风险控制。企业的股利政策一方面应使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要为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股利政策包括稳定的每股股利政策、稳定的股利分配率、中和政策和剩余股利政策等,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从中选择。
三、投资环节风险控制
(一)实业性投资风险控制。
1.管理决策失误的风险控制。
2.多样化经营的风险控制。
(二)资本性投资风险控制。
1.分析资本投资环境。
(1)利率分析。
(2)通货膨胀分析。
(3)慎选投资行业,全面分析投资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
2.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