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模式构建思考
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解决环境危机、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必然要求。但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来看,披露的环境信息还不够充分和规范,可比性较差,无法满足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觉性也不高。这与我国环境会计报告体系框架不明确有一定的联系,为此笔者试图对环境会计报告应披露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方式进行探讨。
一、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内容
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基本内容应包括:1.企业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这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环境活动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的经营收益或亏损。2.企业的环境绩效。这里主要是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即企业在报告期内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污染物排放情况、资源消耗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等。这两个方面将有利于企业把环境信息提供给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方式
对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学术界认为可以采用补充报告模式和独立报告模式。
笔者认为应采取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表与环境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
(一)独立式的环境资产负债表
独立式的环境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为反映环境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单独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借鉴传统财务会计的做法,环境资产负债表左方登记环境资产,右方登记环境负债及环境权益,也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理论依据。
(二)独立式的环境利润表
设置单独的利润表,可以较好地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揭示企业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的成效。环境利润表按照“环境利润=环境收入-环境费用”这一等式,采取单步式结构计算利润。
(三)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补充解释。
同时,笔者建议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环境会计信息,可以考虑采用表格、文字、图形等多种方法设置相对独立的环境信息报告段落作专门的报告。在编制初期,为简便和易于操作,可以先以文字、图形等定性化描述的方式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再附以大量的定量化表格,以保证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可信性。最后逐渐将报表附注中的环境会计信息,结合环境技术信息、环境状态信息等内容,扩展成独立于企业任何对内、对外报告之外的环境报告书,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活动事项及其财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