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税收筹划模型(二):相机抉择模型

关键词:税收筹划 相机抉择 模型

一、相机抉择模型概念

相机抉择模型,或称均衡点模型,它是根据两种纳税方案的纳税及税后利益的均衡点,对纳税方案进行相机抉择的数学模型。
相机抉择模型的基本步骤:
(1)设变量X;
(2)设置两套纳税方案;
(3)令两套纳税方案的税额或税后利益相等;
(4)解出处于均衡点时的变量XE;
(5)依据实际值与XE值的比较,判定两套纳税方案的优劣。

二、纳税均衡点模型

设X为变量,
T1= T1(X),T1与X正相关;
T2= T2(X),T2与X负相关;
且T1与T2相交于E。
如下图所示:

当X=XE时,则T1= T2;
当X 当X>XE时,则T1>T2。
因此,在纳税最小化模型下,当变量处于均衡点时,两个方案可任意选择;当变量小于均衡点时,应选择税额与变量正相关的方案;当变量大于均衡点时,应选择税额与变量负相关的方案。

三、税后利益均衡点模型

设X为变量,
B1= B1(X),B1与X负相关;
B2= B2(X),B2与X正相关;
且B1与B2相交于E。
如下图所示:

当X= XE时,则B1= B2;
当XB 2;
当X>XE时,则B1 因此,在税后利益最大化模型下,当变量处于均衡点时,两个方案可任意选择;当变量小于均衡点时,应选择税后利益与变量负相关的方案;当变量大于均衡点时,应选择税后利益与变量正相关的方案。

四、相机抉择模型运用举例

[案例] 房产自用与出租的税收筹划
[案情说明] 某企业有房龄40年的旧礼堂一座,账面原值为10万元,已闲置不用。当地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企业自用房产原值减除30%后的余值计税。该礼堂每年应缴纳的房产税税额为:
100 000*(1-30%)*1.2%=840(元)
为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拟将该礼堂出租给A公司做仓库使用,双方初步商订每年的租金为24 000元。由于改变礼堂的用途,该礼堂应纳房产税计征方法会随之改变。其每年应缴纳的房产税税额将变为:
24 000*12%=2 880(元)
应纳房产税额比原先增加2 880-840=2 040(元)。
[筹划方法] 经筹划,决定调整经营方案,将原拟订的出租礼堂改为利用该礼堂经营仓储业务。按照仓储业经营要求对礼堂进行改造,抽调两名管理人员并招回本企业的数名下岗职工从事仓储管理,利用该礼堂向包括A公司在内的客户提供仓储服务。这样就避免了因改变房屋用途而加重企业的房产税负担。而且由于仓储与租赁业务均属营业税“服务业”税目,适用的营业税税率相同,此举也不会影响企业的营业税及附加负担。
[推而广之] 设房产余值为P,房产租金为R,房产租金与房产余值之比为X=R/P。
自用房产应纳房产税=P*1.2%
出租房产应纳房产税=R*12%
根据纳税均衡点模型,令两者相等:
P*1.2%=R*12%
解得:XE=R/P=1/10
即当X=1/10时,自用与出租房产税相等;
当X<1/10,出租房产少缴房产税;
当X>1/10,自用房产少缴房产税。


作者:贺飞跃 文章来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