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现金流量表编制简便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在会计实务中现金流量表编制中,其补充资料部分(附表)的编制更是质量较差,存在的问题包括:
  1、现金流量表正表项目较为混乱;
  2、现金流量表附表某些项目(如经营性应收、经营性应付项目)计算较困难,造成附表不平衡;
  3、正表与附表的编制缺乏连贯性、数据之间勾稽关系不对。
  鉴于此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实用、简便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一、正表的编制
  
  1、改编分录
  在编制正表前,首先要按现金流量表项目对原业务分录加以重新改编,即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债券投资)”等科目改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具体项目。如将业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改为“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其实,这就是准则中的调整分录,只不过准则采用的是工作底稿法。
  
  2、正表的编制
  在改编的基础上,期末将这些分录汇总。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具体项目的汇总额列入现金流量表正表的对应项目即可。当然,要保证正表编制的准确性,根本还在于正确理解各现金流量项目所包含的内容。
  
  二、附表的编制
  
  1、综合的改编分录——正表与附表的结合点
  将涉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表损益类项目的若干改编分录机械加总,要排除现金之间、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交易业务。汇总的结果如下: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及存货(注:以上科目正为借,负为贷),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润,固定资产清理;
  贷:净利润,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注:以上科目正为贷、负为借),递延税款,资产减值(跌价)准备,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借款或短期借款。
  此汇总的改编分录是现金流量表附表填制的主要依据。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外,其他账户是某些经营性账户,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或损益类账户的业务对应账户(指与损益类账户发生业务对应关系的账户,如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应收股利)。各经营性账户的金额一般为期末期初金额之差,排除了部分非经营性利润的金额。各损益类账户的业务对应账户基本上是非经营性的金额。编制汇总业务分录降低了通过分析账簿找出非经营性金额的难度。但对于经营性账户反映了非经营性损益的部分,这种方法无法彻底区分。
  
  2、附表具体项目填列
  (1)直接填列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递延税款贷项”、“存货的减少”一般可在上述综合分录中找到对应项目,直接取数填列。
  (2)分解填列
  “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只调整经营性金额,非经营性金多放在“财务费用”中调整。
  (3)对应填列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营业外收支业务对应科目(如“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等)全额填列。因“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核算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等业务,所以要注意区分。“财务费用”根据其业务对应科目(如“预提费用的非经营性金额”、“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筹措活动现金流量”等)金额填列。“投资损失”根据其业务对应科目(如“应收股利”、“应收利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填列。
  (4)汇总填列。“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的金额等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金额的合计数。“经营性应收付项目的增加”的金额等于“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等帐户金额的合计数。
  
  三、该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1)运用改编分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正表和附表,使正表与附表的编制合为一体,相关数据得到了连贯使用,正表与附表能够对应;(2)降低了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难度,便于计算“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减:增加)”和“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减:减少)”的金额,项目分析时也非常简化直观,只要调整分录的归纳不重不漏,就可以确保准确无误。
  缺点:(1)对于经营性账户反映非经营性损益的部分,这种方法则无法彻底区分,填列附表时还需仔细分析;(2)若企业的业务繁多,会使得相关分录机械加总的工作量增加,可通过采用电算化处理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