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2010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表明在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正面对着又一个重要“门槛”,即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到,今年“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温家宝总理还指出:“目前,经济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的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最近,对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外各国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角度作了论述解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撰写了《别一味强调产业升级》一文谈了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松野丰(日本)在其所写《中国得为低速经济做准备》中论述了己见;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傅立门认为:中国确实需要采取措施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政府已经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行动,但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在一两年内很快完成;瑞典延雪平大学经济学家胡伯特·弗洛姆莱特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美国、德国和瑞典等许多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都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企业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中央政府层面,大家都要一起行动,共同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在党中央领导下,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事业,一定会稳步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
一、宜于选择和易于启动的产业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问题。基于上文所述及所引中、外专家、学者的论述,笔者认为,从短期和长期看,当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宜选择和易启动的一项重要产业。这是因为:1.房市拉动着40个其他产业的生产力。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在中国GDP中占的比例高达17%,占投资的比例高达25%。2.罗仲伟在其《别一味强调产业升级》一文中谈到,“对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仍然占很大比例的大国而言,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绝不能忽视城镇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或者说,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必须以满足社会就业为基本出发点。”过去几年,数千万农民工进城、大学生就业大都获益于房市兴旺引起的附带效应。3.各级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中分得的土地出让收入在抵补社会财政支出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代表说:“据初步统计,我国现阶段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12项之多,涉及房地产的收费多达50项,两者共计62项。”应该看到,62项税费当中有的税费是增加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收入的。4.要有大量的房源,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时指出,今年“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总部在北京的龙洲经讯咨询公司的房地产专家姚女士认为,由于中国预期未来25年内城镇人口将增加4亿,因此房屋潜在需求仍然旺盛。
二、房价和地价
房地产业开发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现行制度规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品房,包括别墅、豪宅、高档公寓和普通商品房。居民购买商品房视其购买目的可分为投资性商品房和投机性商品房。投资性商品房,也就是买房是为了自己住。投机性的商品房,买房者不是为了自己住,而是买了房等到房价上涨就卖,赚买价和卖价之差,通常称其为炒房,应抑制投机性购房。另一类为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经济限价房等。这一类住房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建造,完工后,由政府收回,再由政府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和出租给居民。商品房顾名思义是商品,一般讲其市价应由市场价值规律来调节。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些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商品的价格政府应该出面调控引导,不能失控。当前全国各地房价飙升,据2010年3月16日《北京青年报》披露,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1至2月北京房地产运行数据,2010年1月至2月,北京四环路以内住宅期房均价每平方米31 220元,四至五环路均价为每平方米17 254元,五至六环路均价为每平方米11 776元,六环路以外均价为每平方米10 409元。又据2010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早七点“朝闻天下”节目报道北京五环内住房均价已升至25 400元。2009年中国房价飞涨24%。房价飙升,一般工薪低收入者只能是望楼兴叹。房价为什么会节节攀升呢?主要原因不外乎:1.地价太高。在2010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说,他曾经问过市建委主任隋振江,目前,本市商品房的建设成本每平方米不过3 000元,占目前北京房屋均价不到两成,这其中包括了水泥、钢筋及工人工资等。可以看到,房价过高的问题主要是地价太高。地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全国政协委员王健林在政协分组讨论时说:“房价和地价有绝对的因果关系。现在的土地出让方式,土地出让完全看价格,价高者得,这就是房价高的根本原因。”王健林做过统计,他说2003年以前,在没有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以前,中国房价平均年增幅低于中国人的收入增幅,2003年后,一律通过招拍挂一种渠道获取土地,虽然达到了规范市场的目的,但也将土地价格推高,结果既推高了房价,又造成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王健林认为,治理高地价,应改变土地获取方式。2.税费负担重。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代表说:“我国现阶段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12项之多,涉及房地产的收费多达50项,两者共计62项。更为严重的是,据抽样调查,部分项目的税费,已占到房地产价格的30%~40%,税种设置繁杂、征收环节多,存在重复征税和多次收费问题,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同提供了一家房地产企业的部分税费清单:以销售额100万元为基数,按销售额的5%征收营业税,按营业税的7%征收城建税,按营业税的3%征收教育附加税……此外,还有按利润25%征收的所得税,按土地款3%征收的契税,利润超过20%要采取累进方法计算起纳土地增值税等。加之地方养老、水利基金等不同名目,房地产开发公司总收入中的三成要用于缴纳各种税费。3.原材料涨价。例如,目前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这就会影响到其下游的钢材价格上升,钢材价格上升必然会使房价抬高。以上所谈到的地价、税费负担和原材料价格不管通过什么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都会反映到所建房屋的成本当中去,高成本再加上开发商所预期的利润,房价自然就高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应该把重点放在保障性住房上,尤其应该多关注经济廉租房和公租房。保障性住房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