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列表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长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以下两种情况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同时,投资准则第七条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还是作为投资收益处理,其金额分别应为多少,许多教科书、培训教材(包括全国会计职称考试和CPA考试等指定辅导教材)关于这方面的计算讲得较繁琐,分为投资当年和以后年度获得利润或现金股利如何计计算,并分别列出了公式,这些公式让人很不好理解,这就使得许多人难以理解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分得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账务处理。

其实,根据投资准则第七条的表述,成本法下投资企业某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或是作为投资收益或者二者皆有之,用列表法进行核算较为简便易理解。

二、列表法原理

用列表法核算投资企业某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或是作为投资收益或者二者皆有之,就是设计一个表格,在该表格中进行计算投资收益或投资成本收回的金额(见表1)。

上述表格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被投资企业在接受投资企业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投资企业应享有的“份额”(一般来讲,该“份额”=被投资企业在投资企业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占被投资企业有表决权资本的比例,但被投资企业在投资企业投资后产生的净利润中有按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要先扣除。以下简称为“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利润份额”);

第二步:计算投资企业到本次止(含本次)累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第三步:计算投资后到本次分得利润或现金股利前,投资企业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额;计算投资企业以前累计已冲减的投资成本金额;

第四步:计算本次收到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作为投资收益或是作为投资成本的冲回,或者二者皆有之,金额分别为多少。至本次止(含本次)共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不能超过“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如果超过了,则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处理。分如下两种情况:

1.到本次止投资企业累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小于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利润份额

该种情况下,本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及以前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

该种情况下的账务处理为:根据本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等,贷记“记投资收益”。如果以前分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把一部分(或全部)金额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处理了,现在应把原已冲掉的投资成本转回,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投资收益”。

2.到本次止投资企业累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应享有的利润份额该种情况应又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到本次止投资企业累计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应享有的利润份额的部分,应全部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如果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小于应冲减的投资成本总额,还未冲减的部分,本次冲减,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以前冲减的投资成本大于应冲减的投资成本总额,以前多冲掉的投资成本本次冲转回来,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2)将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如果投资企业以前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不足其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则还未确认的投资收益本次确认,贷记“投资收益”;如果以前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超过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则以前多确认的投资收益本次应冲减掉,借记“投资收益”。

三、列表法举例

[例]本企业2008年初对A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占A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0%,该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假如本企业没有别的形式对A公司产生控制或重大影响),2008年3月A公司共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本企业分得50万元。

2008年末A公司计算得知全年共盈利1 000万元。

2009年3月A公司共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本企业分得30万元。

2009年末A公司计算得知全年盈利400万元。
2010年3月A公司分配现金股利700万元,本企业分得70万元。

2010年末A公司计算得知全年共盈利60万元。

2011年3月A公司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本企业分得20万元。

2011年末A公司计算得知全年共亏损50万元。

2012年3月A公司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本企业分得20万元。(假设分配的股利来源于2008年前的盈余)。

分析:

(1)本企业2008年3月分得现金股利时,此时本企业应享有的利润份额为0,所以分得的现金股利50万元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借应收股利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50

(2)本企业2009年3月分得现金股利时,由于此时累计分得的现金股利小于应享有的利润份额,所以此时累计分得的现金股利应全部作为投资收益,故今年分得现金股利应作为投资收益,而且上一年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应全部转回并作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30

贷 投资收益 30

同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50

贷 投资收益 50

(3)2010年3月本企业分得现金股利时,本企业应享有的利润份额为140万元,累计分得的现金股利为150万元,累计分得的现金股利超过应享有的利润份额10万元,这10万元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由于此时本企业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共计为140万元,所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总额为140万元,原已确认的投资收益为80万元,所以现在还应确认投资收益60万元。

借 应收股利 70

贷投资收益60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10

(4)2011年3月时,本企业累计分得现金股利170万元,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共计为146万元,所以应冲减的投资成本总额为24万元,原已冲减10万元,故本次还应冲减投资成本14万元。由于到2011年3月时,本企业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共计为146万元,所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总额为146万元,原已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额为140万元,故本次还应确认投资收益6万元。

借 应收股利20

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14

投资收益 6

(5)2012年3月时,本企业累计分得现金股利190万元,应享有的利润份额共计为141万元,所以应冲减的投资成本总额为49万元,原累计已冲减24万元,故本次还应冲减投资成本25万元。由于到2012年3月时,本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总额为141万元,原已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额为146万元,故本次要将原来多确认的5万元投资收益冲减。

借 应收股利 20

投资收益5

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25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S].2001.

[3]戴华江,肖侠.浅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