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木材加工企业成本核算

木材加工企业材料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木材及其他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对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加快资金周转,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必须从采购、保管、领用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对木材加工企业成本实行有效控制。

1 材料的采购环节

材料采购在木材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一般来讲材料采购业务的整个流程是:材料采购的起点从采购需求开始,营销部门与需求单位签定产品销售合同后,工艺部门按设计部门设计的图纸编制材料清单及材料消耗定额,计划管理部门按汇总之后的清单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命令单,采购部门按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通过对至少三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议价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渠道,签定采购合同,对所需材料的材质、数量、单价以及付款方式、运输方式等条款一一加以约定。然后材料到厂进行质量检验,最后入库办理库房登记,以及到财务办理付款结算手续。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是为了经济合理地进行各种采购业务,保证采购的木材及其他物资及时、足额入库,保证采购的木材及其他物资的安全完整,同时及时支付各项货款,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营。

从采购需求的确定来讲,就要求在项目设计图纸出来之后工艺对材料定额的计算准确,并实行复核制度和执行授权审批制度,计划管理人员在编制采购命令单后,审批人员应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对于重要的大宗木材材料采购及付款应实行单位领导集体决策和审批。另外要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制度,实行限量采购管理,节约资金使用。从材料采购合同来看,供销合同中必须做到要素齐全,权利与责任划分清晰,避免发生法律纠纷。合同中的基本要素如合同标的、价款、数量、质量、履约期限、地点、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的约定,还有根据法律规定或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签定合同时要注意付款方式的约定,涉及大宗木材材料采购的项目可以约定部分预付款,余款待大宗木材材料入库后支付。从材料采购付款来讲,要加强岗位分工控制,不相容职务包括请购与审批,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必须相互分离。对采购人员与办理付款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并尽量防止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人办理采购环节中任两个不相容职务的工作。另外,要加强请购手续,对采购订单、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的审核工作,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财务部门也应加强与供应商往来账的核对工作。

2 材料的保管环节

2.1 要建立健全验收制度。在木材及其他材料进厂进行材料质检分析,检验材料的数量、品种、规格与采购计划是否相符,合格后方可正式入库。这一工作必须由专门的材料质检部门负责。木材及其他材料采购进厂时进入库房登记(这时实物已入库,物资台账并未上账,为“虚入库”),大批量的购进材料按程序取样,在材料检验部门经过检验合格后开具质检分析报告,物资保管部门签收由采购部门开具的入库单,材料才正式入库登记台账。如果材料检验不合格,就由采购部门办理退货出库手续,并到财务部门办理购进材料退回的结算。另外,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物资保管部门、材料分析检验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工作,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2 建立健全定期盘点制度。因木材加工企业对木材库存盘点的特殊性,在对库存材料管理中,财务部门应与物资保管部门协作做好材料的定期盘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尤其是物资保管部门应掌握最新的存货数据,为采购材料提供依据,为生产投料做好准备。

2.3 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大宗木材当然要归为A类,其它材料也要分别管理;对大宗木材等贵重材料、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尤其是防火、防霉更是重中之重,由上至下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切不能掉以轻心。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2.4 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建立领用审批制度;销售应符合内部的有关规定;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

3 加强物资消耗管理

木材加工企业生产活动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及其他材料,加强材料消耗管理,控制材料消耗,是成本最直接、有效的管理途径。

3.1 消耗定额管理是材料消耗管理最主要的管理方法。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在制定消耗定额时要按材料的自然属性,如钢材、木材等进行分类,本着节约、实事求是、平均先进、综合效果的原则,采取技术计算法和经验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消耗量大、资金额高的材料制订了消耗定额。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订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2 制订了材料消耗定额,从制度上明确规定了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以保障其有效实施。①根据消耗定额和生产计划计算材料需要量,及时组织材料供应,以保证生产并防止材料闲置积压。②根据消耗定额编制成本计划,并对各生产单位下达月、季、年材料成本指标,并严格进行控制。③材料发放按定额限额发料,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批准。④材料的使用上严格按定额标准进行现场控制,基层管理人员要使材料消耗向规定标准靠近。⑤在定额管理工作中,群众管理与专业管理密切结合,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推广各种节约材料的先进经验、处处精打细算。⑥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⑦加强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各车间定期向材料供应部门报送《主要材料收、消、存统计报表》,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材料消耗实际情况与定额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超、降原因。

3.3 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复用。在某些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并且很多材料并不是在生产中一次消耗掉,因此还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复用,这时如果企业材料消耗管理的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复利用。推进材料的回收复用主要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为了加强回收复用与修旧利废管理工作,企业应制定材料物资回收复用与修旧利废管理的标准,规定哪些物资属于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物资,要求建立、健全回收修旧网点,并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回收和修旧工作,开展群众性“收旧”活动,搞好经常性与集中性回收工作。

木材加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虽然总的来说核算方法与其他企业大同小异,但其还是有着其自身的固有特点,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加强风险意识和提高专业知识,为木材加工企业的成本核算把好关,为木材加工企业更好的创造经济效益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