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目前在有些地区,会计电算化开展的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单位部门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近几年会计电算化的运行,我们发现由于人力、物力、计算机操作水平等方面原因,许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无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1 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行会计电算化,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还处于生长期。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急需解决。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之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如下:

①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②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账”条件;③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④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⑤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应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

2 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的会计理论根深蒂固

传统的手工记账理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部分会计人员也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形式,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

2.2 会计电算化科技性强,难度大

表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增强了核算方法的改进,这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节省了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电算会计是以会计和计算机两门学科为基础,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这门学科目前还正在高速发展之中,其理论的全部还没有完全呈现于人们面前,但是,从已有的大量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已经看见了整个理论体系的轮廊与大概。对于电算会计来讲,运算复杂的数学公式、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是轻而易举的事。此外,它并不需要操作人员有很高深的数学知识,只需要会操作即可运行管理决策战略会计中的复杂计算,这样就使管理、决策和战略型会计随着电算会计软件的普及而普及开来。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学、管理学、会计学、信息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虽然大多数会计人员已接受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

2.3 缺乏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①复合型人才欠缺,既懂会计又熟悉计算机的人员相当少,这势必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的进程;电算会计采用局域网和广域网及因特网技术,从采购、供应、生产、销售环节实时收集各种各样的原始数据,及时处理和反馈车间、科室以及班组一层的信息和业绩并及时反馈给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改进第一线管理水平和提高基层经营业绩。不仅如此,它还能通过实时收集一些特殊的数据,并及时按管理的要求处理,再用处理得到的信息去控制整个经营过程。因此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②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书为而已。

2.4 会计电算化保密性和安全性差,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少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制定措施不全或缺乏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监督已在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财务人员从数量上看正不断发展壮大,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会计监督的规范化,少量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有的甚至对有关的财务制度一知半解,因此,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更好的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2.5 会计软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软件开发人员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不懂财务知识,对财务具体工作不熟悉,开发出的软件与实际工作脱节,有的操作起来不方便;有的该有的功能没有,已具备的功能用不上;有的因为时间紧开发出的软件未经过足够长时间进行测试,在使用时才发现问题。由于财务软件的设计人员对会计原理、财经法规、财务管量等知识相对来说了解不多,因而对会计处理流程的中间环节考虑不周,使会计流程不够通畅。因此一定要购买经过资质检测过的合格软件。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新要求。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有序。随着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变化,过去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占主要原因的领导重视问题、认为实现与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果不明显问题等也已不是主要问题了。目前大部分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目的,仅仅停留在计算和替代手工记账方面。因此,会计电算化工作还有待于拓宽,特别是在企业会计管理的运用方面。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的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

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以及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对会计信息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的深入,计算机单机处理的方式难以完成现有会计核算工作。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既推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同时也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产生障碍。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