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若干防范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正常运行,而且关系到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财富分配,并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还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不良风气提供温床,滋生腐败,甚至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直接冲击《会计法》、审计法等国家财经法规,使国家法规流于形式,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严重影响。失真的会计信息在不断地困扰着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应当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范。我认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主要有:
1 完善立法
国家除应尽快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外,还要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 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在评价企业时应注重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并在相关的考核方案设计和业绩评价指标选择中注重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全过程的考核,改变以往只注重考察“结果”状况而不考察形成结果的程序或过程的做法,要重视对整个程序的分析,重视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细致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引导人们从过程上严格控制,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
3 建立健全以企业负责人为核心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
新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与义务。实际上会计信息失真往往正是在单位负责人的指使下造成的。因此,必须从源头抓起,杜绝单位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其措施如下:一是加强法律建设,增强单位负责人的法制观念;二是采取法律约束,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与义务,对其违法违纪行为一定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制其按法律规定办事。
4 加强会计法规宣传,改善会计执业环境
要加大对《会计法》等相关经济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一个统一认识,执行《会计法》不只是会计人员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会计人员做假账、假报告,对置法律于不顾,热衷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单位负责人,绝不姑息迁就。要结合民主制度的建设,实施阳光工程,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应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使会计造假行为无藏身之地。
5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注重会计队伍全面建设,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既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抵制领导人员授意、指使、强令的会计舞弊。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特别要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判断能力的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
6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关。认真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建立健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为会计信息报告打下良好基础,使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就实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另外,要求会计人员从会计账户的设置、科目的运用、账簿的记载、单证的流转、费用的分摊、指标的考核以及各种资料的积累等,每一过程都必须有一套规范的作业程序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同时还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精确度。
7 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审计管理会计制度
根据《会计法》,国家财政部门主管中央和地方会计工作,但限于人力,各级财政部门很难控制好本地区的会计信息质量。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在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建立会计检察处(科),其职责是检查、评估会计信息质量,对违反会计法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由会计检察部门代表国家作为公诉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否则以渎职罪论处。由国家审计管理会计工作主要有三个理由:①国家审计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独立性,这是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所无法比拟的;②国家审计机关拥有一支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审计队伍,有能力胜任会计信息检查工作,而财政部门虽也拥有一批会计专家,但查错防弊的人员数量、实际经验与国家审计相比还是存在相当差距的;③在国家审计建立会计检察制度,有利于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成本,避免多头监督的重复劳动,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8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并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对企业有利或不利的信息,都应予以披露。这有利于充分保护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和监督。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项:建立健全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使其真正发挥基础作用;完善政府监督体系,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附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其“经济警察”的作用。
9 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从虚假财务报告产生机制来看,会计人员的职权有限,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重大决策是由领导者做出的,会计人员只是执行者。从现实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单位负责人才是会计信息失真责任的承担主体,应该将会计信息失真归人领导者的约束机制中,而不应让会计人员充当不应该充当的角色,否则会适得其反、本末倒置,无助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因此,除了对有关的会计人员处罚外,特别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严厉的处罚。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列宁说过:“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要真正实现会计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我们就要高举法律之剑,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营造“造假可耻”的氛围,实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防范。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国家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
[2]陈汉文.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H].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