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1996年晋升为地级市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林木加工、食品饮料、包装新材料等行业,至2009年底,总量达到2.3万户,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实现产值占全市90%以上。从业人数达到52万人,就业人数占95%以上。全市1 705家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62.36亿元、利税45.25亿元,利润27.34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0.0%、56.2%、56.6%。中小企业当仁不让成为宿迁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宿迁市中小企业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等优势。但由于其在经营规模、人员素质、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其过于追求资本积累而忽视内部控制及环境建设,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出现公司治理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潜力,尤其是使内部控制方面产生很多不足的地方。
二、宿迁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在管理上一般实行粗放式管理,制度性、规范性、程序性不强,尤其是实行高度集权化的家长式管理模式的居多。职能部门职责不清、信息不畅,工作效率低下。
第二,领导重经营轻管理,不重视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由此导致企业财会管理混乱、财务信息不透明、会计处理随意性大、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因而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担保机构的信任,融资难问题严重。具体表现有: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常规票据、印章分管制度以及内部牵制制度,甚至一些小企业连正规的财会部门也没有建立,会计、出纳及财务审核一切工作均由一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的财务报表及进行的一系列财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
第三,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这类企业在人员任用上往往推行任人唯亲的政策,不注重才能,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奖惩随意,欠缺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员工的不公平感强烈,致使员工队伍不稳定,企业留不住人才,普遍存在人员短缺的现象,尤其是中高级人才极度缺乏。
第四,员工综合素质较低。近年来,中小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不舍得投入、思想教育工作也没有跟上,有些家族式企业甚至招录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财务工作,由于这些人员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低下,错弊百出,根本谈不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运用。加上一些中小企业领导本人对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一窍不通,业务处理上独断专行,法律意识淡薄,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起到了羁绊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必然会在财会部门中形成漏洞,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人员势必会利用这些漏洞,挤占、挪用甚至贪污企业的资产,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三、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宿迁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控制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它反映了企业股东、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一般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内部审计、反舞弊机制等。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在这五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宿迁市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首先要从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做起。
四、宿迁市中小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
(一)强化企业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
这方面要依靠行政管理部门如财政局、中小企业管理局等部门的力量,对中小企业领导加强教育和引导。首先,使管理者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从内心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其次,要通过反面案例宣传,提高领导者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只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素质
人是管理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以及具体业务的运作,都必须依靠具体员工来完成。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应从领导阶层和普通员工两方面做起。
首先,提高单位领导的素质。单位领导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该单位的发展方向,所以,选择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准较高的单位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是整个内部控制规范的核心。同时,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管理素质,要敢于聘用有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专业管理人员等。
其次,提高员工的素质。一个企业中员工素质较高,即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是十分完善,员工也会主动去适应和调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反之,如果一个企业中员工素质不高,总是想法设法钻管理上的漏洞,那么再完备的法规也不易防范这些员工。所以,如何全面提高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成为企业领导者工作的重点。为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在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方面不能吝啬。尤其应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各机构作用
企业治理结构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发挥其固有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功能,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各机构职责明确,各司其职,按照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一个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适合于公司发展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
另外,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设置应当科学合理,并根据经营目标、职能划分和管理要求,明确各机构、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使其相互牵制。同时,要加强对权责履行的监督,真正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提高管理效能,避免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现象,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中小企业要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整体价值观,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经营风格与职业操守,员工的行为守则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经营管理者应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培养,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监督、依法控制。同时,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全体员工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向性培训,引导并激励员工正确履行职责,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使内部控制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内心,使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积极乐观的企业文化,使控制环境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良好的文化理念促进内部控制力的不断增强。
(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一种有效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防护性和建设性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能帮助企业建立健康的免疫体系和自我完善机制,防范风险,提升管理水平。
宿迁市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深化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认识。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必然要向资本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经营范围广泛化、管理层次多极化方向发展,没有严密完善的控制系统、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来保证就无法实现经营目标。而内部审计通过独立客观的检查、监督、分析、评价,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能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并最终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促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二是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执行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越强,越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应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威性。建议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由董事会直接聘任,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接受监事会的指导,总经理无权任免或解聘,遇到重大问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以保证其独立性和执行力。
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宿迁市中小企业绝不能再忽视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成忠.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10,(2).
[2] 黄大双.优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
[3] 贺照利.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