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新课改背景下职业高中信息技术课学与教

面对信息技术新课改,如何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思想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现阶段职业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入手,分析现状,剖析原因,挖掘潜力,积极探索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等特点广泛被人们所接受。随着改革逐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教育部已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我国发展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在施教过程中举步维艰,教学研究明显滞后,还未形成适合本学科个性特点的基本教学模式和结构,沿袭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又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

二、树立育人新理念

思想是人们行动的指针,正确的育人观将指导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因此,正确地理解新课标,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将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新课标要求教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其中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知识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能力素养(利用信息或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素养(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或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或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在此之下,职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也可以从3方面来概括: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力性目标);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笔者认为,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提升信息素养是发展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在具体的信息问题中帮助学生提升。信息能力是指根椐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信息能力提升为主线,以提出问题为探究起点,通过信息的获取与管理、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以及成果的交流与评价等主题活动,发展学生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倡导教学新思维

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因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只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系统的四大基本因素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任务,精通专业,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处理好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组织好教学,并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具备加工信息的能力,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具有必要的知识基础。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信息,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具有可传递性。教学手段则是使教学得以有效地传递信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它必须是行之有效的。在教学系统中各个因素虽然有它们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研究组成教学系统的各个基本因素和它们的组合,努力做到既充分发挥每一个基本因素的作用,又使这些基本因素形成最佳组合,使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在操作层次上,职业高中信息技术课应尽可能提高上课效率,取得预定的教学目标是每位老师想努力实现的,作为本课程教师,笔者就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抓好教学谈一些看法。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分析现行教材,分析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是在知识范围、基本技能与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提出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原则的掌握、教学环节的运用等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唯一标准。教材从内容上一般分两个方面,即基础教学和应用教学。基础教学是前提,应用教学是根本,能力培养是目的。分析学生,就是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其次,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原则:教学过程中充分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的原则;在应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以兴趣小组为依托,营造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

再次,教学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现在提倡教学形式多样、新颖,但不能为新而新,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要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为前提。笔直曾参加湖北省中学生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活动,发现部分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所播课件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似乎与授课内容没什么直接联系,颇感意外。作为优质课,其新颖性、准确性、规范性不容置疑。为求新而舍本逐末,我们以为不可取。我们常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有:
(1) 常规教学。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如Windows、Word、Excel等,可用幻灯片形式确定本节课的课题、任务、知识点,然后逐步拓宽、细化。

(2) 测试性自主学习。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一些较易掌握的知识或操作制成课件,学生上机时可自主学习、自我测试、自我评价,寓教于乐。

(3) 角色互换,讨论学习。对一些难以掌握的知识,师生可以角色互换,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一起讨论,共同解决,借此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 实例讲解,在模仿中创新。Word、Excel、Flash、网页设计等有很多现成的作品或实例,教师可以拿来剖析其制作过程,并进行演示。学生明白后,自己动手去实践。教师可以选择其中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示,比较学习,也可满足学生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