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0引言

ERP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保障了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稳步提升。按照中国石油“十一五”信息化项目实施计划,2009年完成装备制造类企业ERP系统全面上线;2009年10月渤海装备公司ERP系统完成全面上线,2010年全面推广使用。作为渤海装备公司的下属企业,渤海装备新世纪机械制造公司全面推进了ERP项目设计、实施与应用。笔者作为渤海装备新世纪公司ERP项目组领队,在不断学习中国石油ERP系统首先上线运行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带领新世纪公司ERP项目组成员,在新世纪公司范围内实施ERP项目建设。回顾ERP系统上线以及ERP系统与FMIS 7.0融合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经历了一些挫折,积累了一些经验。

渤海装备新世纪公司ERP项目主要围绕7个模块展开:①销售管理(SP);②物料管理(MM);③生产管理(PP);④质量管理(QM);⑤设备管理(PM);⑥财务管理(FI):财务会计(CO),成本控制;⑦项目系统(PS)。

新世纪公司ERP系统项目实施计划:按照渤海装备公司2009年8月ERP上线的目标,新世纪公司制定了ERP项目实施的分阶段里程碑计划,2008年11月ERP项目启动,2009年2月完成蓝图设计,2009年6月完成单元测试、中间用户培训、集成测试,2009年7月底完成最终用户培训、系统切换等系统上线准备工作。下面就ERP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阐述。

1发挥领导者的促进作用

大家都知道ERP系统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我们强调不仅是主要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各专业业务主管领导都要充分重视。ERP系统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的实施本身就是操作手段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要引起包括管理模式的变革、工作关系的变革和观念的变革在内的全方位变革(没有这些变革的支持和配合,这种新的操作手段就会被抵制而导致ERP系统实施的失败)。众所周知,变革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斗争的痛苦和裂变过程,不可能自发地完成,需要周密的策划、细致的管理和有效的决断,因此领导人的作用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运用好数据的支撑作用

人们常说ERP系统实施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可见数据工作是保证ERP项目有效实施的前提。在此重点说明一下蓝图的重要性,蓝图固然重要,但蓝图大致是固化的模式,国内的企业基本都一样,我们的蓝图也分为离散型生产、连续型生产、项目型生产、服务型生产4种模式,即便根据渤海装备公司产品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项目型生产模板,但这一过程主要是由顾问完成,有经过验证的模板参考。数据就不一样,顾问们会告诉我们数据申请原则,真正地对公司产品按什么属性进行区分既要符合产品的技术名称规范,也要符合管理要求。

2.1 一物一码是原则

比如,不同产品上的通用件,一定按技术要求做一个物料描述,使用同一个编码。

2.2 管理需要是目的

(1)成本核算的需要。既生产又采购的物料要视为两种物料,使用两个物料编码。对采购物料,系统内使用加权平均价,生产的半成品或产成品物料使用标准价,同一物料价格控制只能是标准价格或移动平均价格,如果都使用采购物料的原材料编码,将不能给这个使用原材料编码的半成品做BOM,不能生产了;如果使用半成品物料编码,半成品价格控制是标准价格,采购时将不能按照实际价格入库。

(2)业绩考核的需要。由于原材料销售不能进主营业务收入,有的单位需要销售原材料,如果不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将不能完成公司销售收入指标,为此需要将原材料作为半产成品销售,这就需要销售原材料也要申请半成品编码。

3ERP系统与FMIS融合是ERP系统深化应用的必经之路

实践证明,只有搞融合,才能真正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只要财务结账有一种方式,大家就会依靠,财务人员更不会愿意自己做两套账,尤其是大家谁都不愿意使用一个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工具,所以若想行之有效地推广并应用ERP系统,就必须搞融合,而且要ERP上线后马上实施;如果不能迅速搞好融合,财务人员就会有退路,ERP项目实施就不能实现应有效果;换言之,财务人员不上手,ERP系统就失去领路者。所以,财务人员不仅要上手,而且财务管理工作要前移,财务人员要知道数据来源,要善于分析,要清晰两套系统形成差异的原因;如果财务人员因为没有掌握ERP系统工具,与实际管理结合不好,做出错误的决定,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例如,根据规定,我公司财务部门曾经要求采购物资入库单与发票必须相对应,不能出现一分钱误差。按照这个规定,采购员要打印入库单,并且依据入库单让供应商开发票,但大多数的供应商不能做到这一点,因而造成不一致的发票不能挂账付款。为了使入库单与发票一致,供应商开完发票后,采购员采取冲销原入库单,重新入库的办法重新打印入库单,但采购物资是按当前库存物资的加权平均价冲销的,冲销操作会在原材料库存差异科目产生差异;还有的分厂为了即保证入库单与发票一致又不做冲销操作,采取物资入库后不做暂估的办法,造成生产订单发料不足,使产品成本信息收集不准,在产成品库存差异科目产生了更大的差异。
4要有效进行产品标准成本评估

财务人员要带领各分厂成本员做产品标准成本评估,及时发现生产和物料模块运行中的问题,使之规范运行。生产模块是收集产品成本的环节,通过生产订单收集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制造费用、原材料成本、报废物资成本等,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做产品成本评估才会发现。通过产品标准成本评估,我们能发现产品BOM是否有错误、定额工时是否合理、生产报工是否及时、原材料往生产订单发料是否充足、原材料采购价格是否正常。所以上线初期,必须每月做产品标准成本评估,以便能及时发现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5扎实培训起到基础作用

实施ERP系统建设,不仅仅是引进了一套软件系统,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将ERP培训贯穿始终。

对领导培训。在ERP实施中最先接受教育的应该是各级领导,这对ERP系统实施的成功是绝对关键的。对领导培训不仅能把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石油集团公司ERP项目的部署要求上来,而且使他们学会了需要掌握的原则, 掌握更多的ERP知识,为推动ERP运行以及管理决策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训关键用户,使之成为各二级单位懂理论、懂业务、懂操作的讲师队伍,他们不仅在培训中发挥突出作用,而且在系统上线、单轨运行准备各阶段也会发挥关键作用。对最终用户培训,使最终用户能够熟练掌握相关业务操作,成为ERP运行的基础力量。最终用户是ERP应用的主要群体,也是企业内部流动性比较大的群体,只有不断地培训这个群体才能确保ERP的正常运行。

6规章制度发挥保障作用

ERP系统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保障。因此必须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规章制度,以作为ERP系统运行的重要依托。无论ERP系统运行的发展态势如何,都要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下实施。可以说,科学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确保ERP系统实施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在ERP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不断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把最终方案形成制度,固定下来,使操作者的工作能“有章可循”,从而实现业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规章制度对项目的规范建设、业务管理的规范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RP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但用好它能发挥巨大的功效。ERP不是管理的理念,但它的使用离不开管理的理念。ERP不是管理的模式,但它的使用离不开管理的模式。ERP可以支持企业变革,但它的实施却不能代替企业变革。ERP的实施是一场革命,祝愿所有上ERP项目的单位实施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竹青.企业实施ERP的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成功实施ERP关键因素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5(2).

[2]刘伯莹,周玉清.MRPⅡ/ERP原理与实施[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3]韩冀东,成栋.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赵林度.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