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环境税的可行性及建议
减缓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热门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虽然暂时不承担二氧化碳的减排义务,但若长期不承担温室气体控制义务,必将在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活动中遭受更大的压力。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合理制定环境税制度有助于解决长期性的环境问题。
一、环境税的国际实践
20世纪70年代,经合组织(OECD)环境委员会首次提出“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随后排污收费制度开始实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各国从主要针对污水和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逐步发展为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来维护生态环境。至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征收环境税的目的已从治理污染扩展到促进资源节约、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如今,西方国家已经开征十几种环境税,包括二氧化硫税、二氧化碳税、汽车燃料税、气候变化税、煤炭焦碳税、航空**、发动机交通工具税、废弃物处理税、水资源税和采矿税等。通常各国会依据本国的实际选择几种环境税进行组合,一般国家会选择五种以上,挪威、芬兰、丹麦、瑞典等一些北欧国家已经开征包括碳排放税在内超过八种的环境税。
1972年。美国率先开征二氧化硫税,其税法规定,二氧化硫浓度达一级和二级标准的地区,每排放一磅硫分别课征15美分和10美分,以此促使生产者安装污染控制设备,同时转向使用含硫量低的燃料。德国自1981年开始征收水污染税,以废水的“污染单位”作为征税基准,所征收的水污染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用于改善水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1991年,瑞典开始对油、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和国内航空燃料按每公斤0 25克朗的税额征收二氧化碳税。第二年,丹麦也引入了二氧化碳税。2001年,英国引入气候变化税。针对电力、煤碳、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销售,向企业和公共部门征收。美国、德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对超过一定分贝的特殊噪声源征收一定的噪声税。荷兰针对民用飞机使用者在特定区域产生噪声的行为来计征噪声税。美国洛杉矶则对机场的每位旅客和每吨货物均征收定额噪声税。荷兰较早开征了垃圾税,主要是为收集和处理垃圾筹集资金。其征收方式是以每个家庭为单位,人口少的可以得到一定的减免。芬兰和英国也于1996年开征了垃圾税。
可见,环境税在国外已经不是一个新的税种。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税收已经从零散的、个别的税种,逐步形成了环保税收体系。种类繁多的环境税已经为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提供保障。
二、征收环境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 我国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财政收入以及长期以来政府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都明显偏低,这就难以解决经济迅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环境税的征收可增加财政收入,并将此收入作为环保专项收入,专门用来支付该项税收的管理、监测和强制执行成本。
2 通过环境税收,能源、水等资源的价格将提高,以此可以促进企业革新,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清洁资源替代品。例如美国对氟立昂(CFCs)的征税就促进了其替代品的发展。并且成了出口产品。同样,瑞典对含硫柴油征税促进了新的、污染更少的燃料的发展。同时。即使环境税的税率很低,也可以传达一种节能的信号,对促进能源节约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通过环境税的征收,能够促使经济朝着更环保有效地使用能源和资源的方向发展。
3 经济的发展不能仅看到GDP的增长,而不顾及GDP增长所耗费的社会环境成本,应建立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这就要求使用包括税收在内的一些政策,促使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根据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对其实施减免或加征环境税,能够迫使企业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4 环境税的开征,将使污染大、消耗高的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使其遭遇利润降低的冲击,迫使一部分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消耗,或寻求使用符合环保的可再生替代资源以维持其市场竞争力。而另一部分企业则只能退出该行业。此外,环境税的开征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现行的价格机制。避免国际上高污染产品的生产资本向国内转移,导致我国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过环境税,必然使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向低消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和高效率的方向转型。
综上所述,征收环境税可以作为我
三、我国实施环境税的可行性
国外实施环境税的经验对我国环境税体制的建立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同时,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以及环保法规的日趋完善为开征环境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 法律制度基础。1973年,国务院成立环保领导小组,开始“三废”的治理工作和对公众的环保教育。1983年12月在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将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一系列中央及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条例。1994年颁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为环境税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为环境税的开征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同时税制的完善对环境税的引入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国目前的税制中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税种包括对煤、石油、天然气、盐等征收的资源税、对特定消费品征收的消费税、对机动车、船征收的车船使用税、专用于城市维护建设而征收的附加于流转税上的城建税、针对成品油消耗征收的**等,同时还有排污费、绿化费征收等一些相关的环保法规。这些法规的制定无疑为环境税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为环境税法规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2 经济环境为环境税的征收带来契机。自2008年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连续回落,意味着征收环境税对企业成本和价格的影响相对更小,对企业竞争力的影
响有限。而政府不断加大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力度,也传达出了政府的投资导向,从而增强了环境税征收的可行性。2009年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又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流转税负担。同年,**的征收也使企业得到一定的成品油定价权。在此环境下,建立生态税制体系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3 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环保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呼声不断高涨。另外,排污费、绿化费、资源税和消费税等与环境有关的税费已征收多年,为环境税的开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开征的**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环保税纳意识,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税收意识得以不断提高。这种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环境税顺利实施的保障。
四、征收环境税的政策建议
1 目前,由于一些不尽合理的税负导致我国很多企业整体税负偏重,此种情况下再开征环境税必然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税负,如何协调处理环境税与其他税种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在环境税的设置上,应从务实角度进行考虑。环境税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应该是雪上加霜,而是规范或取代过去针对环境所收取的各种费用。
(1)可对现有部分税种进行改革。比如:废除绿化费等行政收费项目;提高资源税和消费税等税负,将排污费考虑改为征收排污税(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在第一部改革的基础上再逐步对环境税进行完善,考虑开征噪声税、生物污染税和垃圾税(征收对象可由企业过渡到个人)等其他新税种,实施环境税的逐步推进。
(2)制定合理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于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或补贴,对于消费绿色产品的个人或组织给予减免消费税或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将用于消费绿色产品的成本从税基中扣除,以鼓励人们消费绿色产品。
(3)治理目前存在的一些扭曲的、不合理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比如国家一方面对化肥征税,另一方面又对农民使用化肥提供补贴。相互矛盾的政策法规。必然会使环境税的作用被抵消,这种与环境税的宗旨相悖的政策要加以协调。
通过对政策法规的调整和完善,体现保护环境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环境污染企业税负,平滑或降低环境友好企业税负,尽量减少企业对环境税的排斥心理,保证环境税的顺利推行。
2 对环境的保护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都有体现,商品的消费与生产都会产生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社会为此必将付出代价,形成环境成本。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征税,会对行为人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使其通过税款的缴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法律责任和因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付出的成本。因此,环境税的设置应实行生产者付费与消费者付费相结合的原则。对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产生污染的行为进行限制,降低社会所承担的环境成本,并通过税收收入对环境成本进行补偿。
3 环境税开征后不仅构成企业的一项成本,税收的征管成本也是应予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税的征管工作技术性较强,工作复杂。征管工作中不仅要承担高昂的监测环境的费用,对征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环境税税负水平的确定上,在考虑企业负担的基础上也须考虑征管成本。同时要加紧对征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能尽快适应环境税征收的要求。
4 从国际上对环境税的实践分析,其收入基本用于对环境的治理和维护当中。我国开征环境税后,如何保证税收的专款专用是个严峻的课题,对环境税收入的使用不当,既达不到环境税应有的目的,又容易成为批评指责政府的利剑。因此在税款使用上应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以保证环境税收入的有效使用。
5 对我国来说,建立完善的环境税体系尚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和体制上的制约,如相关的环境税制法律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也会使环境税在各地的推行遇到阻力,地方政府可能会在税收执行过程中顾及眼前利益,出现虚严实松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对中央和地方间的职责分配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制定相应监督机制。设置公开透明的环境税制,这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环境税收的积极作用。
尽管我国还存在实施环境税的各种问题和阻力,但已经具备了征收环境税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有利契机,借鉴发达国家实施环境税的经验,及早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