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诚信对会计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社会曝光的一系列会计作假、信息失真、舞弊欺诈等案件使会计诚信受到严峻冲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因此,强化会计诚信建设至关重要,而贯彻执行《会计法》是会计行业诚信的重要保障。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摆在各国前面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主要从符合诚信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角度来阐述会计诚信对会计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一、会计诚信是行业发展的基石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会计职业信念、会计职业责任和会计职业纪律方面,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会计工作的根本。所谓诚信,即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会计法》第一章第一条“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就是对会计诚信的高度概括,就是诚信会计的根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也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会计诚信。会计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然而受错误的价值观和利益的驱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是和会计诚信相悖的。在众多各类会计造假案件中,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了营造业绩、树立企业形象,多做或提前确认收入、少列成本费用,以虚增利润粉饰业绩,捞取政治资本或包装上市圈钱,政府部门为突出政绩,捞取政治资本、攻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虚报浮夸,私营企业为了逃税而少做或不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以虚减利润,等等。会计诚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环境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即不纯粹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的原因。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面因素;有管理方面的缺陷,也有体制的不完善不分健全的因素,等等。

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之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坍塌,会计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完结。所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今天,更应加强会计诚信道德教育。诚信是会计工作的根本,是行业发展的基石。

二、以会计诚信操守为重,是会计发展的保障

会计职业道德第二个方面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搞好服务、谦洁自律、钻研业务、严格保密及诚实守信等方面。

在职业道德规范层面,诚实守信具体要求财会人员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因此,我们说会计诚信是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属于自律性的、自愿性的行为规范。会计诚信是在法律规范执行的基础上,在与法律法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市场经济从运行机制上讲是一种契约经济,从法律层面看也是一种法制经济。道德和法律同属行为规范的范畴,二者虽有区别,但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法律法规是强制性的、权威性的,是通过制度的约束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有序,而道德规范则通过自律来保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和谐。

三、会计诚信与会计环境的关系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职业活动动作于其中的各种条件之总和,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会计所处非凡发展阶段的客观外在环境和条件,它包括会计主体内部环境和存在于会计主体外的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工作条件和状况。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机构;会计主体的性质;内部审计情况。

外部环境是指该会计主体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能够对会计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很多,主要归纳如下几点:经济体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市场;单位的外在利益关系的单位和部门,包括工商、税务、财政、经济及业务主管部门这些外在部门的利益;法律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历史传统因素;科技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会计的相关职业因素;会计准则的完备程度和行业治理因素;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因素;会计职业特性决定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作为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地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任务。现实社会中会计人员的社会 属性是由其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所以说,诚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自律,更多的是他律。它不仅是为了道义,而且也是为了功利即会计人的自身品德之外的利益,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最终增进社会和个人的利益与幸福,故而要解决诚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先解决环境建设。
综上所述,会计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特征,因此,在分析会计环境时,要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环境下进行分析。会计职业道德依靠于会计环境的变革,只有创建一个良好的会计内外部环境,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搞好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使会计人员成为一个诚信人。

四、会计环境建设途径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应积极改善会计职业的会计环境,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和建设一个良好外部环境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以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形象。

(一)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有着深远的意义。因而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应势在必行。

(二)改革现行会计在校教育是建设会计(下转第65页)

(上接第29页)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校教育是培养会计梯队的阵地,在这个阵地应合理改善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和会计课程教育方法,使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一开始就走入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并作为一个考核的必备标准。

(三)形成一个法制的内外部环境是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保障。各单位应按《会计法》切实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治理。

(四)理顺资本市场,提高科技水平及发展经济是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源。资本市场的规范,引导企业公平竞争,可消除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动机和从源头上堵截会计人员的造假。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对会计造假的成本和威慑力。同样,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会计人员避免进退两难的境地提供保障。

(五)创建事后惩罚机制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最后一剂良药。会计管制的指导思想应该立足于成本收益分析,即将反违规者或潜在的违规者视为经济人,他们所做的选择是成本收益博奕的结果,只要违规的收益大于成本,就会存在违规的可能。因此,管制的思路应该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减少违规的收益,事后惩罚机制是确保会计质量信息的最后一剂良药。

五、结束语

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涉及各行各业,涉及国家、集体、 职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涉及经济活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如何解决会计诚信危机,仅仅依靠道德教育、行政手段、会计制度是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的。要确保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只有通过会计立法,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在处理各种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才能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转。

《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就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会计工作中的会计行为规范统一,才能保证会计资料质量,才能保证会计工作正常秩序,从而顺利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会计行为规范主要通过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来确立,而会计规范的行为是靠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强制性和重要性。诚信为本,是我们会计工作的根本,是会计行业的生命之本。操守为重,是我们会计工作的行为理念,是会计行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