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试析财务杠杆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财务杠杆的涵义

1.财务杠杆

对于财务杠杆的定义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另一种是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此外,有些财务学者还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

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企业利用债务筹资会给股权资本带来额外收益。在企业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会相应降低,扣除企业所得税后可分给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

2. 财务杠杆的衡量

人们一般都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

DFL=(△EAT/EAT) / (△EBIT/EBIT)=(△EPS/EPS) / (△EBIT/EBIT)

其中:EAT—— 税后利润额

EBIT—— 息税前利润额

EPS—— 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额

DFL表现为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3. 财务杠杆分析存在的问题——假设前提的非现实性

假设一:企业的债务利息是确定不变的。企业在负债经营生产过程中,债务利息必须在一个严格的范围才是确定不变的,而在进行财务杠杆效应分析时,所对应的债务量及其利息量完全可能超出这一范围,从而使分析失去意义。

假设二:企业的应收账款坏账比率为0。但是这一假设在现在赊销赊购和信用经济的现实中,便使分析失去了意义。

二、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亦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尤其是指在筹资活动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税后利润会下降的更快,从而给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造成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会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三、分析财务杠杆影响因素,防范控制财务风险

1.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努力提高息税前利润率

由前面的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越大,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因此息税前利润对财务杠杆系数呈反方向变动。但是息税前利润对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影响是呈同方向变化的。

降低收支性财务风险的根本方法就是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努力提高息税前利润率。如果盈利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随之提高,从而财务杠杆系数就变小,也就使财务风险得到了一定控制。

2.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一般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结构发生变动,或者说债权资本比例发生变动,财务杠杆系数也会随之变动。最佳的资本结构是指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是预期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同时使企业达到预期利润或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企业主权资本的比重,降低总体上的财务风险,或者在资产利润率上升的条件下自动调高负债比率,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提高资本利润率。

3.恰当的优先股股利政策

当企业发行优先股时,优先股股利的多少会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大小。当优先股股利越多时,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即优先股股利与财务杠杆系数呈同向变化。因此,企业应该选择适当的优先股股利政策,防止优先股股利过多时,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4.适度的负债规模,合理的资产负债率

负债与资产的比率也是影响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即资产负债率与财务杠杆系数呈同方向变化的。

5.合理选择筹资方式,选择最优筹资组合

在企业资金总额一定、负债与权益比例关系也一定时,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间即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成本方面来看,长期负债成本比短期负债成本要高,且长期负债缺乏弹性;从财务风险方面来看,短期负债比长期负债的财务风险高,但是短期负债资金较长期负债资金较易取得。短期与长期负债之间的风险差别必须与他们之间的利息成本差别进行权衡。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与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是相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与财务杠杆的大小呈同方向变动。

不同的筹资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筹资组合,而在企业息税前利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筹资组合可以对企业的报酬和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筹资时必须在利用财务杠杆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报酬间进行认真权衡,选择最有的筹资组合,以实现企业的筹资效益。
四、我国企业的财务现状分析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设置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状况下,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劣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解决好公司治理问题,不仅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十分重要,还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保持金融稳定。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为公司有效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益的环境,是提升公司质量的根本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形式上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结构,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健全、有效、合理的企业运营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

财务风险存在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设置财务预警系统。还有,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因此,企业还必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正确的预计风险,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

2.树立正确的筹资理念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且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企业负债规模大的话,利息费用的负担就会增加,由于收益的降低使得偿付能力降低或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增大。而且我国企业筹资只要还是依靠银行借款,尤其是国有企业,对债务融资形成了依赖,导致众多的企业承担很高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融资时,应该首先选择内部融资,通过留存收益等方式来增加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稳固企业的财务基础,自有资金愈多,企业的筹资弹性就会愈大,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会愈强。当企业经营状况下滑时,不至于因为财务杠杆的作用导致财务困境。

3.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导致企业的赊销比重过大,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有时企业会盲目赊账给一些不太了解的客户,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造成应收账款的失控。由前面的假设分析可知,应收账款坏账比率的存在使得财务杠杆的作用分析再此失效,增大企业未知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建立信用管理体制,尽量减少坏账的发生。

4.科学的投资决策,提高资产周转率

由于我国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资产周转比率降低,企业的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作用越强,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提高对投资项目决策的谨慎性和决策者的个人决策能力,改善资金结构,提高资产周转率,控制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荆新 王化成 刘俊彦:《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张波 田华秀 叶颖:《浅谈对财务杠杆的几点认识》,《消费导刊》,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