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因素分析法在担保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一、前言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中小企业资产实力相对薄弱、管理体制相对松散、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在金融机构中融资困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运而生,担保机构借助自身资本实力和政府信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解的最优选择。

因此,担保公司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它扮演着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双重角色。银行放贷方面,个人或企业在向银行借款的时候,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不直接放款给个人或企业,而是要求借款人找到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资质好的个人)为其做信用担保。担保公司会根据银行的要求,让借款人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之后将审核好的资料交到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担保公司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随着金融系统的日趋完善,担保公司已逐渐成为银行放贷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融资方面,银行贷款之所以收利息,就是因为贷款本身存在一定的还款风险,而一旦发生这种风险事件,虽然银行自身也有一套处理办法,但耗时太长,手续繁琐。因此担保公司可以说是为这种银行还款风险而成立的公司。具体操作为担保公司在银行存入一定保证金,按与银行约定的比例放大授信,贷款业务就通过担保公司进行,如果借款人出现还款逾期,那么银行就会首先将担保公司在银行的保证金划扣到还款账户,然后由担保公司和银行一同负责催收工作。由于担保对象的特殊性和担保项目的离散性,决定了中小企业业信用担保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就需要对影响担保机构运营的重要财务参数进行深入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分析对于担保业来说,极为重要。本文就因素分析法在担保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因素分析法的内涵及方法

2.1 因素分析法的内涵

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是指数法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它根据指数法的原理,在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此逐项分析,逐项替代,故称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2.2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1)连环替代法

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某一个财务指标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由如下式子构成:实际指标:Po= A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为Po-Ps, 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以下式子计算求得:

A因素变动的影响:(Ao-As)×Bs×Cs;

B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Bs)×Cs;

C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Co-Cs)。

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就应该等于总差异Po-Ps。

(2)差额分析法

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是由三个因素影响的,其表达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三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三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3)指标分解法

例如资产利润率,可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4)定基替代法

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三、因素分析法在担保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因素分析法在经济分析中应用广泛,是测定各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同一指标影响程度的方法。担保业由于周期长,在一个会计报告期内担保业务往往尚未结款,已完项目和未完项目的预算价值不易确定;每个单位工程造价不同,材料耗用量按统一方法计算,难以求全求准;实际成本受物价变动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因此,担保业在应用因素分析法时,不运用绝对数来表示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而是用相对数来反映,其基本程序大致是:

(一)构成因素

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分析对象,观察影响担保业经济效益指标的因素,有以下四个:

(1) 工作量

工作量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用报告期已完工作量作为价值数量指标。但由于工作量中有预算成本、独立费用和计划利润三部分组成,因此,要先计算三部分各自的价值数量,其中独立费用,它的变动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甚微,不作为一个分析因素。
(2) 预算成本比重

预算成本随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是收入的主要部分,是计取各项预算费用的基数,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较大。但担保业有独特的个性,不能用预算成本绝对数来衡量单位价值的大小,而只能换算在工作量中所占的比例,作为一个分析的价值因素。

(3) 计划利润比重

计划利润是担保业价款收入的组成部分,直接形成利润,也是衡量经济效益。

高低的一个因素,它是以工程预算中的直接费用为基数计取的,随直接费用的增减而增减,也只能换算在工作量中所占的比重,作为一个分析的价值因素。

(4) 实际成本比重

实际成本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实际成本降低额的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高低,它与预算成本结合紧密,受其控制。同样,它也只能换算在工作量中所占的比重,作为一个分析的价值因素。四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工作量为基数,计算预算成本,计划利润、实际成本各所占的比重,工作量完成的多少,必然引起其所包含的预算成本和计划利润所占的相对数额亦相应发生大小变化,随即实际成本也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下降。而预算成本、计划利润和实际成本所占比重的升降变化,也必然反映利润数额的增减变化,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高低。

(二)分析步骤

(1)以计划数为基础,按因素顺序用实际数逐一替代,多个施工项目,采用加权平均计算。

(2)先计算各因素的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比重差率,然后与工作量相乘。

(3)每次只能替代一个因素,只能反映一个因素的影响结果,后一个因素的替代必须在前一个因素已经替代的基础上进行。

(4)各因素影响额之和应等于总差异。

同时,经济效益是通过指标来说明的,而指标由多因素组成。因此,各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还可以用原始因素作进一步明细分析。如对同时担保的多个项目可逐个进行分析,比较每个担保项目经济效益的优劣。对每个成本项目进行具体差异分析,找出各成本项目的节超情况。

我们知道,影响担保机构运行的重要财务参数主要包括:(1)资本金(K):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额。(2)担保规模(D):指担保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的担保总额。(3)放大倍数(k):期内担保总额与担保机构资本金之间的比例。(4)担保费率(s):担保机构向被保企业收取的费用率,如保费、评审费等。(5)反担保率(u):反担保抵押金额与担保债务总额之间的比率。(6)代偿率(P):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代偿金额与期内担保债务总额的比率。(7)追偿损失率(q):经追偿后形成实际损失的金额与代偿金额之间的比率。(8)运行费率(v):担保机构运营费用与担保规模之间的比率。(9)营业税(及其附加)率(t1):营业税(及其附加)占担保收入的比率。(10)所得税率(t2):企业所得税占企业经营所得的比率。

为了分析的方便与简化,还需要作如下合理假定:(1)担保周期统一为一年。(2)代偿与追偿在当年内完成。(3)只要发生代偿,反担保资产将全部没收并能100%变现。(4)担保机构全部为货币资产,并取得银行利率r。

由此得到担保机构的税后年净利润率为:

P=(s×D r×K-p×q×D-v×D-s×D×t1)(1-t2)

担保机构盈利的边界条件为:

(s r/k-p×q-v-s×t1)≥O

其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利润为零,因而有:(s-v-p×q-s×t1)=O

实际上,担保机构在一定时点上的在途担保余额,可能包括了多种信用等级的企业,这样担保机构的代偿率和追偿损失率均为在途担保余额的函数,随着担保规模的扩大,担保机构所保企业的信用等级将逐渐下降,在一定规模之后,由于担保业务开始覆盖较低等级的企业,则代偿率和追偿损失率将迅速上升。

此外,为弥补流(速)动比率的局限性,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议改用以下三个指标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①超速动比率。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十短期证券 应收票据十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如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②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负债现金流量比率=平均流动负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我们知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动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四、因素分析法在担保业财务分析中应用带来的思考

担保行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担保机构设立、变更、撤销不规范,存在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金的现象,有的徒有其名,一家担保机构注册两年,竟没有开展一笔业务。二是担保机构总体规模偏小,资金实力有限。我市担保机构注册资金大部分在1000万元以上,但也有注册资金几百万元的。三是市场定位不准,业务不规范。一些担保机构有的没有开展业务,有的从事民间借贷,有的甚至炒作股票、买卖票据、非法集资。四是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风险控制不力。合同文本各种各样、收费标准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没有合格的财务报表。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因素分析法在担保业财务分析中应用存在着阻力。
因此,在进行担保企业成本、经济效益分析时,要结合企业和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用数据说话,只有经过科学计算的数据才更有价值,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唐颖, 周芸. 财务报表因素分析法及应用实例[J]. 商业会计 , 2006,(16):145-148.

[2] 王震宇. 对因素分析法的探讨[J]. 商业研究 , 2006,(03):112-116.

[3] 汪鼎波. 因素分析法管见[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03):152-153.

[4] 吴雪梅. 因素分析法在出版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 2009,(12):178-180.

[5] 杨有红. 关于建立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 会计研究 , 2004,(06):141-143.

[6] 任永乎、梅强.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若干重要参数的财务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2


本文来源于 www.14edu.com(论文网) 原文链接:http://www.14edu.com/kuaiji/0ZbS122010_3.html
本文来源于 www.14edu.com(论文网) 原文链接:http://www.14edu.com/kuaiji/0ZbS122010_2.html
本文来源于 www.14edu.com(论文网) 原文链接:http://www.14edu.com/kuaiji/0ZbS12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