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一、前言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比较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的背景

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不对称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假设的一个巨大突破。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决策各方的行为发生相互影响时存在着非对称信息。三位经济学家分别从商品交易、劳动力和金融市场三个不同领域研究了这个课题,最后殊途同归。

1970年,阿克尔洛夫在哈佛大学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著名的《次品问题》一文,首次提出了“信息市场”概念。他从当时司空见惯的二手车市场入手,发现了旧车市场由于买卖双方对车况掌握的不同而滋生的矛盾,并最终导致旧车市场的日渐式微。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对于商品交易来说,这个成本是昂贵的,但仍然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外两个得主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则提供了企业和消费者如何从各式各样的财务政策和商品中去选择和发现,去粗取精的适合企业和消费者的方法。这一理论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喜欢向员工分红派息而不是派现金,从信号理论的角度而言,分红派息强烈地表达了公司良好的前景。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后果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存在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重要问题。所谓逆向选择是指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不真实或信息较少的一方(不知情者)会倾向于做出错误的选择,即逆向选择。所谓道德风险,梅耶森将其定义为“参与人选择错误行动引起的问题”。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一般认为道德风险是指由于经营者或参与市场交易的人士,在得到来自第三方面保障的条件下,其所做出的决策及行为即使引起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责任,或可能得到某种补偿。这将“激励”其倾向于做出风险较大的决策,以博取更大的收益。

事实上,信息不对称经济理论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的设计和运用,达到双方的信息均衡和利益均衡。也就是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如何制定合同、契约以及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问题,故又称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这种契约和机制的设计、运用就是为了最终解决信息相关方的利益均衡,这才是信息不对称经济理论的实质。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基础是处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内容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息行为,即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如何利用激励手段来缓解或消除由于另一方信息优势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信息不对称理论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进行了划分,把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前的称为事前信息不对称,把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后的称为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隐藏了信息(或知识),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隐藏了行动,而这两种形式的隐藏对另一方都是不利的。

为了实现双方均衡,而不使市场机制失灵、社会资源配置低效率,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具体地说,对于逆向选择问题,不同领域相应的措施是市场信号(信号显示和信号筛选)、第二价格拍卖、最佳所得税制等;对于道德风险问题,应对措施包括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效率工资、风险分担机制等。

■四、研究信息不对称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的,其中之一就是:交易的参与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对称,然而这是不可能的;通过对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使传统的经济理论更加切合实际;因此可以说,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传统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许多领域的经济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以财务经济学中的资本结构理论而言,7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者一反旧资本结构理论只注重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中信号、动机、激励等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展开对资本结构的分析,把传统的权衡难题转化为结构或制度设计问题。

2、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指导各种经济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第一、虽然我们正在努力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但绝不能完全放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因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得帕累托最优的交易不能实现,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交易根本不存在。所以在市场本身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政府必须干预以保证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例如: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手段保证市场信号的真实性、可靠性,不能让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等。
第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为了避免由于委托人(所有者)与代理人(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可以引入经营者持股、效率工资等制度。

第三、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为了防止由于个人的信息优势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应该采取风险分担的机制,例如在国家、集体、个人分担风险的同时,规定一定量的免保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