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矛盾日益尖锐,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等先进的发展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企业核心管理之一的财务管理更要与时俱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财务管理理论中,因此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绿色财务管理是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的发生基础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思想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它是从资金运动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目标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财务管理。
■二、绿色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绿色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发达国家的“绿色思想”的开始萌芽,到绿色消费意识大大增强,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思潮,绿色管理思想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绿色管理思想已经慢慢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必然也在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引入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在改进中得以全面发展。绿色财务管理是绿色思想在企业微观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绿色财务”的内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进行资金运作和资金管理的一种导向、一种观念。
2.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在人类进入环保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不得不正视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和困扰。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在减少环境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能消耗等方面进行变革,实行绿色管理,进而推行绿色财务管理。也就是说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使用、耗费、回收及分配全过程中,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融入,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管理环节重视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收益,制定绿色财务预算,建立绿色评估和考核体系,加强内部绿色审计,寻求绿色投资机会。自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公布及实施以来,促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成本———效益的分析中,把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考虑进来,越来越重视本企业产品的绿色化和无公害化,注重企业的绿色形象,以期逾越世界贸易壁垒,在进一步的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二)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开始考虑如何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企业要想获得市场,取得社会的支持只有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来分析产品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使企业产品“绿”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是一种兼顾眼前与长远利益的有效措施。
2.使企业获得政府支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变革传统的经济模式,而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能使变革后的经济模式获得政府的支持。在现如今的法律环境下,任何一种活动要想持续下去,除了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外,还要获得政府的承认。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资源的利用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企业只有在获得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措施,才能使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又不破坏生态平衡。绿色财务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方法。
3.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相统一
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根据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目标制定出长远的绿色目标,统筹兼顾企业自身眼前利益与未来长远利益,也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考虑企业、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要结合环境资源和社会效益等问题,制定长远目标,寻求实现的途径和所要采取的措施。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绿色战略目标的前提也是企业盈利。这里的盈利是广义的盈利,不单指短期的利润,而是指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的盈利。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毕竟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管理,因此,在考虑企业盈利性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环境资源问题。倘若财务管理方案中利润较小但对环境有利,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从而在长久竞争中获胜,也是值得考虑的方案。
■三、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适应全人类资源环境保护潮流的理论,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一种挑战和发展。为使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能尽快应用于企业实际经济活动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统筹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企业在制定经营目标时,要兼顾到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问题。现今市场,由于绿色消费的兴起,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朝着绿色商品迈进,并且日渐激烈,这要求企业必须将资源环境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尽量开展绿色经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治理层应创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有机的企业文化环境。同时注重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养。对于企业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应充分认实其认识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对全人类的重要影响,增强资源环境意识,加快从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向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转变的步伐,以全新的姿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三)大力倡导绿色会计
绿色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
首先,应该新增一些会计科目,使绿色财务管理在应用时对一些要素有案可稽;
其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分析应该设置一些指标用以考察企业对于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等方面所作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使企业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没有考虑环境资源限制的条件(或仅考虑排污费、绿化费等简单因素)。在环境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于是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财务管理,形成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资金运动和协调企业与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且还必须遵循生态环境规律,自觉协调企业资金运动与环境的发展关系,使企业、社会资源、生态诸方面协调发展,实现“多赢”。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当局及企业全体员工,树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思想,兼顾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关联单位、顾客的利益,折中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追求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08
[2]刘淑华.“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0,03
[3]吴向东。刍议绿色财务管理[J].北方经贸,2003,(7):111-112